《CO》編輯檯好書推薦:《 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長銷經典紀念版)》
重要的問題不一定與無聊瑣事相對立,無意義的事也能發人省思,微不足道的事也能引導人思考嚴肅的課題。這本在法國最暢銷、最親民的哲學練習思考書,提供 101 種異想天開卻簡單上手的「玩轉哲學」生活處方箋,讓你的日常變得更有趣!(選書編輯:陳怡君)
文/ Roger-Pol Droit
漫無目的搭捷運
時間:1 小時左右
素材:地鐵
作用:現代化
大眾運輸工具是講求功能性的。你可以藉助它們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去。如此而已。就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能帶給你快樂(很高興能出外旅行,或再見到蘇珊),令你感到愉快(舒適、有效率等),它也只是具有實用性而非娛樂性。你來此是為了搭車、閒逛或搭飛機。一般人不會認為到這兒只是為了凝視冥想。那你就試著什麼都別做,單單觀看周遭發生的一切,出神地看著就好。
嘗試看看。實地搭個交通工具「走動」,僅僅「搭乘」,而不去「使用」它。賦予這個世界擺脫單純工具化的片刻。譬如,在捷運車廂裡待上一個小時,只是待在那裡而已,別無其他目的。你可以走進一節車廂,從一站搭到另一站,再轉接其他路線的車。重點在於,你沒有目的地,沒有任何既定行程,換句話說,這趟外出沒有預設動機與目標。你到此一個小時,看看瞧瞧,如此而已。
這種最簡單的位移方式,很可能讓你在別人、自己身上,甚或在捷運上,發掘到比想像中還多的事。譬如你自問: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捷運車廂裡唯一一位單純「為坐車而坐車」的旅客。反之,你能想像如果所有上、下車搭捷運閒逛的乘客,都跟你一樣只是為了凝視車廂內的景況而來,會是什麼光景?一旦這種假設成立,大眾運輸工具的「功能說」,自然成了一種圈套,成為喜歡裝模作樣,卻膽小或虛偽的人的託詞。
這種或然性無法以任何有效的方式驗證,或予以否定。但你可以定期把自己觀察的結果,記錄在一本系統化整理過的筆記本裡。你不妨也比較歐洲或其他地區大城市地鐵系統所引發的困惑感,看看會有何不同。
推薦閱讀
【連假恐無火車可搭】高達 9 成台鐵司機寧願被罵慘,也要為你我爭取鐵路安全
【把經濟學用在談戀愛和社交上】試著把話倒過來說,讓聽的人一秒買單!
【房間亂不亂不是重點】即使只有一房,也為自己規劃一個「多功能用途」空間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拔一根頭髮,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長銷經典紀念版) 》,由 大塊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Ketut Subiya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