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人對於港式飲茶的接受度很高,然而真正香港人眼中的「飲茶」真相是什麼?一起跟著來台 30 年的喜來登主廚,了解港式飲茶在台灣的流變,以及香港飲茶文化裡獨特的「點心推車」文化!(責任編輯:陳怡君)
茶樓裡人聲鼎沸,點心推車上的蒸籠冒著陣陣白煙,在疫情前時常往返台、港兩地的美食家徐天麟認為「空間的熱和蒸汽的熱所形成的熱絡,才是代表著庶民飲茶中最令人懷舊的經典畫面。」
如今在疫情的影響之下,既然飛不了香港感受道地飲茶氛圍,倒不如把目光轉往在台灣可媲美香港茶樓,仍舊保持著「推車飲茶」傳統的店鋪,感受點心車阿姐親切的吆喝叫賣風情。

穿梭在客席間的點心推車,隨著點心車阿姐、小妹的叫賣推薦,客人眼見為憑、喜歡再拿,省時又美味。(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台灣哪裡吃得到有點心車港式餐廳
目前保留點心車文化的港式茶樓、酒樓在台灣已屈指可數,台北以擁有 40 年以上歷史的「金獅樓」、「港九香滿樓餐廳」最為傳統,西元 1979 年開業的「兄弟大飯店 梅花廳」也在老台北人心中佔有一席之地。
中南部則有口碑佳的「京悅港式飲茶」、「品心港式飲茶」、「八玖鼎港式飲茶」,以及新開幕的「萬豪酒店 京翠港式飲茶」、老字號人氣的「麗尊酒店 芙悅軒港式飲茶」、「寒軒和平店港式飲茶」、「東悅坊港式飲茶」等,亦有在疫情期間暫停供應推車服務的店家,當然也有為了讓大眾重溫復古情懷而在近期推出點心推車服務的餐廳。
來台 30 年的喜來登主廚
由發明「脆皮叉燒」的楊華廣主廚坐鎮的「台北喜來登飯店辰園」,近期推出復刻港式茶樓風情的「飲早茶」活動,並將推車服務融入,帶來傳統港人的飲茶文化。來台 32 年的港籍主廚楊華廣回想起推車飲茶,他說「我來台灣的第一個工作是富都大飯店,對面的紅寶石酒樓也都有推車。」當時台灣的港式飲茶跟著香港流行起推車,但這推車最早可不是車子,而是托盤。
「我們小時候看到的是用肩帶綁著托盤叫賣,賣完再去點心師傅那邊補。」主廚楊華廣所說的托盤是現今點心推車的原型,當年都是請專人肩揹著擺滿點心的鐵托盤叫賣,但由於後來點心樣式越來越多,這個俗稱「賀壽盤」的托盤約在六零年代末期改由西式手推車取代,據說 1955 年於香港旺角創立的瓊華酒樓、現改為倫敦大酒樓的國際大酒樓為第一批引進點心車服務的酒樓。
70 年代的點心車服務
在酒樓業興盛的七零年代,點心車服務成為了酒樓必備設備,在客席間穿梭叫賣的點心車分有生滾粥車、蒸點、炸點、糖水、小菜等車別,為了保持熱食的溫度,點心車下方備有小型瓦斯桶燒水,透過滾水的蒸汽保溫加熱。
主廚楊華廣回憶當時笑著說道「有時候點心剛放上車,客人就會過去自己搶食,服務人員會蓋章標示,而買單時就以那個單子為準。」跟現在劃單點餐的方式不同,當年與庶民生活密不可分的點心車,在九零年代逐漸式微,顧客的喜好改為新鮮現做的「即叫即蒸」,而寸土寸金的香港,也將點心推車可以通過的走道改為多放幾張桌子增加收入。

鮮蝦是港點常見的使用食材,據說是因為廣州郊外盛產魚蝦,加上鮮蝦的海味帶有高級感,價格又適中的緣故,而蝦餃更是港點四大天王之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對於香港老人的體貼
如今要在香港體驗「點心推車」的酒樓雖然沒有以往這麼多,加上疫情影響也讓許多店鋪紛紛暫停或結束營業,但時常陪伴家人上茶樓飲茶的香港人說:「香港還有很多老人家飲茶,他們看不懂字又行動不便,所以很多酒樓還是有推車仔。」
這一台台疊滿蝦餃、燒賣蒸籠的推車仔,不只滿載著香港飲茶文化,也乘載著香港人庶民生活繁華的過往,想要感受「看過滿意再拿」、「點心車阿姐的地道推薦」,幸運地身在台灣還有不少店舖可以親自前往用餐。
一個美好的城市,是由每位市民一起創造而成!
集氣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 ,反映你對城市生活的真實感受!
推薦閱讀
去電影院支持香港人吧!「時代革命」全球唯一上映,導演籲台灣人珍惜自由
【香港曾是中國人的天堂】連習近平也想過要當「偷渡者」!一窺《逃港聖經》的奧秘
【土耳其要進軍歐洲,需要搶下這裡!】1453年發生什麼事?連魔戒都借用這段歷史
更多上報好文
【俄烏戰爭牽連】沒有天然氣就不能用溫室 能源價格高漲釀英國糧食危機
(本文經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推車飲茶 1】先聽老港人話說從頭!不能出國也能在台感受傳統港式推車飲茶〉,首圖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