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編輯檯好書推薦:《奇怪的歷史知識增加了!不能只有我知道的趣味歐洲史》

羅馬帝國在 476 年早已滅亡,不過,對於羅馬人來說,他們國家真正滅亡的時間卻在 1453 年。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一起來認識拜占庭帝國的心臟,曾經是強大的羅馬帝國首都,世上最大和最富裕的城市──君士坦丁堡。(選書編輯:陳怡君)

文/seayu(「即食歷史」版主)

魔戒與米那斯提力斯圍城戰

在電影《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一幕裡,邪惡半獸人軍團圍攻西方人類王國剛鐸首都米那斯提力斯,這就是電影中的「帕蘭諾平原戰役」。米那斯提力斯是個龐大的白色城市,有著堅實的城牆抵禦外來者入侵。

在電影中,代表米那斯提力斯的人類軍隊遠少於半獸人軍隊數目,只能死守在城裡,而因為米那斯提力斯在城牆保護下,半獸人軍隊未能迅速攻占米那斯提力斯。最後,來自洛汗王國的騎士援兵及時來到,為米那斯提力斯爭取了時間,主角率領的鬼魂援軍隨後趕至,最後成功消滅半獸人軍隊,為米那斯提力斯解圍。

這場電影中的戰爭讓我想起了真實發生在 1453 年的歷史。這段歷史是歐洲歷史發展的分水嶺,標誌歐洲中世紀結束,正式進入近代。它就是促使歷史悠久的拜占庭帝國滅亡的最後戰役──「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土耳其人圍攻拜占庭帝國最後堡壘──君士坦丁堡。

不知道《魔戒》電影的導演在執導米那斯提力斯圍城戰時,是否有參考這段悲壯歷史,但兩者相似度實在十分高。例如,君士坦丁堡同樣有著當時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狄奧多西城牆(Theodosian Walls),在拜占庭帝國過去 1000 年歷史,這道城牆抵擋了無數入侵,是君士坦丁堡的守護神。而且,對那時的西方基督徒來說,來自東方的異教徒土耳其人就像是邪惡半獸人一樣,企圖攻陷代表東方基督教世界的君士坦丁堡。洛汗騎士援軍則像當時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援的西歐騎士援軍。

危急存亡之秋的拜占庭帝國

然而,米那斯提力斯與君士坦丁堡的結局卻截然不同。米那斯提力斯得到洛汗騎士支援,成功抵禦了半獸人的圍攻;君士坦丁堡卻孤立無援,奮力抵抗後最終被土耳其人攻陷,拜占庭帝國也就在那時正式滅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一場悲壯而又讓人心酸的歷史,它正式代表了羅馬世界的終結。

史學家一般認為,羅馬帝國在 476 年早已滅亡。不過,對於羅馬人來說,他們國家真正滅亡的時間卻在 1453 年。這是怎麼回事?476 年滅亡的羅馬帝國,其實只是當時整個羅馬世界的西半部,代表古典時期的結束。東半部卻成功延續下來,並逐漸發展成後來被稱為拜占庭帝國的全新國度。

1453 年發生什麼事?

時間跳轉至 1453 年。鄂圖曼土耳其人在君士坦丁堡四周設置了許多軍營,形成了包圍之勢。他們的統治者蘇丹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正在遠方視察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城牆歷史悠久,是保護城市的最高防線。

穆罕默德二世此時只是個 21 歲的年輕人,但他的目標卻十分宏大,要完成祖先無法成功的事──攻陷這座世界都市。他帶著超過 6 萬名士兵,不可能選擇極度消耗資源的圍城戰來讓君士坦丁堡糧盡彈絕,因為補給成本實在太高了。因此,他一直在想,有沒有什麼其他方法可以攻破這座千年古都?

另一方面,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Constantine XI)對局勢的理解同樣十分明確。他知道戰事無可避免,而且要面對的是比他兵力高出 10 倍的土耳其軍隊,皇帝手邊只有 6 千名士兵可以調動。

我們寧願以自由之身戰死,也不願為苟且偷生而出賣榮耀

自恃實力比對方懸殊,穆罕默德二世向君士坦丁十一世下了最後通牒。他說,如果君士坦丁十一世選擇投降,還能保著性命,可以統治一個名叫米斯特拉斯(Mystras)的小城。但背負著羅馬帝國祖先榮耀的君士坦丁十一世想也不想就拒絕了,他對穆罕默德二世說:「朕如同這城市的每一個人一樣,並沒有被賦予權力向任何人投降,包括你在內。我們寧願以自由之身戰死,也不願為苟且偷生而出賣榮耀。」

1453 年 4 月 6 日,穆罕默德二世發動了第一次攻擊。他們嘗試攻擊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但如同傳說一樣,在勇敢的拜占庭守軍奮戰下,土耳其人傷亡慘重,君士坦丁堡仍然固若金湯。

在這次進攻之前,土耳其人已經占領了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要塞,斷絕了君士坦丁堡的補給,但穆罕默德二世知道,要成功征服君士坦丁堡,並不是一件易事。為此,他需要一種更強大的力量、一種全新的力量,足以震動整個君士坦丁堡。

固若金湯的君士坦丁堡傳說

君士坦丁十一世明白君士坦丁堡的重要性。這座都市是通往歐洲的要道,土耳其人要進軍歐洲,必須先奪取這裡。而在這座都市超過 1000 年歷史裡,曾被圍攻了 23 次,卻只失陷了一次。那次唯一的失敗發生在 1203 年的第 4 次十字軍東征,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那次君士坦丁堡是淪陷在同樣信奉上帝的西歐騎士手中,而非進攻了無數次君士坦丁堡的穆斯林

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國的心臟,是世界貿易的中心,更曾是世上最大和最富裕的城市。隨著拜占庭帝國的衰落,來自東方的鄂圖曼土耳其人逐漸侵蝕了帝國大部分領土。帝國只剩下孤立無援、被隔絕於歐洲和亞洲外的君士坦丁堡及其周遭一小片土地。

這座城市曾經是強大的羅馬帝國首都,也是很多征服者夢寐以求想征服的地方。在 674 年、678 年、717 年和 718 年,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曾經圍攻君士坦丁堡,但都無功而返。

歐洲的基督教世界在當時感到恐懼,君士坦丁堡如果淪陷了,將被打開一個缺口,讓強大的穆斯林暢通無阻地向歐洲挺進。雖然阿拉伯人最後鎩羽而歸,但卻從此留下了穆斯林世界的一個宏大願景──攻陷這座被譽為不可能被攻陷的神聖城市。而時間來到 15 世紀,這次由同樣是穆斯林的土耳其人來嘗試了。

但現在的拜占座帝國已經不再是昔日那個強大的羅馬帝國。這個帝國曾經把地中海變成內海,如今卻只剩下圍繞著君士坦丁堡外的一小片領土。在兩個世紀前的第 4 次十字軍東征中,君士坦丁堡被洗劫一空,拜占庭皇室流亡到了尼西亞。儘管後來拜占庭帝國成功復國,但卻已經元氣大傷,無法回復到昔日的強盛與富裕。雖然已非昨日璀璨的明珠,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傳承,仍讓土耳其人對其趨之若鶩。

如果戰爭來了,你居住的城市跟君士坦丁堡一樣堅固,足夠保護你嗎?

集氣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 ,告訴政府你的感受與意見!

推薦閱讀

【俄羅斯除了普丁還有什麼?】想了解遍布東歐的斯拉夫人,第一步先認識「西里爾字母」

德古拉伯爵到底是吸血鬼,還是羅馬尼亞民族英雄?

【比納粹更高明的手段】義大利處理「異端」不關進毒氣室,不僅用「護城河」保護還趁機利用對方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奇怪的歷史知識增加了!不能只有我知道的趣味歐洲史》,由 馬可孛羅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Kimer Lorens Youtube 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