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你是屬於「快閃族」、「跳跳族」,還是長久待在一個工作的類型?第一份工作會如何影響一個人的人生?一起來看看 40 年前與現在的新鮮人,第一份工作的持久度與起薪差多少!(責任編輯:陳怡君)
文/104 玩數據
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做多久?郭富城,90 年代香港四大天王,早年做過冷氣維修工、餐廳服務生。方文山,亞洲天王周杰倫的御用作詞人,早年做過紡織廠的機器維修員、送貨員。楊基寬,104 人力銀行董事長,創辦台灣第一家上市的網路公司,第一份工作是捆工。這篇,借楊先生的故事說話。
刻苦,才銘心
楊基寬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想當英文老師,卻應徵不成。他從高雄故鄉北上,在 1970 貿易出口高度擴張的年代,他改朝商業發展,來個文武雙全。於是,他在報紙的求職廣告中,圈選最角落、版面最小的一家小公司,騎著摩托車,穿著唯一的一件西裝,直接「快遞」自己的履歷表到這家公司的櫃檯。 楊基寬請求櫃檯人員把他的履歷表拿給老闆,說自己不在乎薪水,也不在乎職務。5 分鐘之後,他見到老闆!
老闆認真問:「你真的什麼都要做?」楊基寬回答:「既然我什麼都不會,我也不需要知道你打算讓我做什麼!」時值 7、8 月熾熱暑假,老闆安排他每天在倉庫和貨櫃之間,扛十幾、二十公斤的出口用紙箱。捆工,是他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
捆工,捆出外派機會
楊基寬不敢告訴父親他當不成老師,也沒提工作環境熱得像烤爐!一年半的體力活兒,他空檔學外貿押匯、學開信用狀;一邊搬紙箱、一邊搬知識。
天公疼憨子,搬貨搬出名堂來!老闆想派他到西非迦納管理更大的倉庫,只是,迦納距離台灣 12,795 公里,單程可繞台灣 11 圈,楊基寬當時覺得地點太遠,因此結束捆工的第一份工作,進入電腦貿易公司當業務。
年輕人不耐操?第一份工作平均做 14 個月
楊基寬捆工的第一份工作持續 1 年 6 個月,其實和 40 年後,最近 5 年的畢業生相去不遠!104 人力銀行統計 2017 年~2019 年畢業或退役、共計 17 萬名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做 1 年 2 個月;依職務,最久的是「財務/會計/稅務類」1年 5 個月,最快閃的是「保全類」11 個半月。
在海量資料庫裡,我們看到真實:人們身邊有「快閃族」或「跳跳族」,也許 3天、3 週、3 個月就閃離,但也有第一份工作就能做到 2 年、3 年、5 年,甚至 8年、10 年的久任畢業生,使得整體平均可達 1 年 2 個月,只比二十年前畢業生略短 3 個月。
新鮮人真的不耐操?遇到挫折就快閃嗎?不見得!
為當付出,創造收穫
一位朋友 W 透過社群提問:「想問問大家,因為抗壓性不足,時常因為業務工作壓力大而逃避,結果現在每份工作都不滿一年,都大概是 6 個月左右。有點茫然,不知該如何下一步?」
第一份工作做多久?恐怕沒有最適值。年資過短,工作無法累積,這是資深世代(6、7 年級生)期待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能做 2 年 3 個月的原因。但明白的人明白,當同一份工作久待,實力無法對等反映資歷時,年資過長,也是一種包袱。工作,比進步、比收穫;時間長短,不等於質感。
文章開頭的方文山,黑手歲月仍藏不住他對文字的熱愛,自修摸索、上編劇課,終究走到自己的應許之地。郭富城早年在冷氣行打工,看到外國人跳舞踢腿踢得特別漂亮,他不服輸,也把自己的腳踢到頭上,結果大腿拉傷,卻依然能在舞蹈大賽中脫穎而出。楊基寬,沒被捆工綑住心智,他在乎第一份工作能學到什麼,在第二份工作就可以付出什麼。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黑暗中,總有一線光明。第一份工作的困頓,往往帶來永恆的美好記憶!
你也對自己努力工作卻得不到應有的報酬感到無力嗎?
集氣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 ,反映你對城市生活的真實感受!
推薦閱讀
第一份薪水只是超馬的起跑點!她年薪破百萬,哪間大學畢業不是重點
誰說文科生不好找工作!學歷史的她用「說故事」創業,吸引 30 萬粉絲
【不只轉職而是轉型】她從人資主管轉當菜鳥工程師,為自己未來十年做下重要決定
(本文經 104玩數據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從捆工到CEO 名人的第一份工作比你更困頓〉。首圖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