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 5 縣食品禁令解除,對原本就持續升溫的台日關係更添助力。學者分析,日本內部討論的重要涉台議題,包括維護台灣高科技供應鏈韌性及經貿獨立性,這些議題可望今年取得實質進展。
2011 年的 311 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後,台灣禁止進口福島、茨城、櫪木、群馬與千葉 5 縣食品。去年 12 月「反萊豬」公投未過關,同為食安議題的福島 5 縣食品是否開放,再次浮上檯面。
對日本而言,台灣禁止輸入福島 5 縣食品並未傷及核心經貿利益,反而是「情感上過不去」。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對中央社記者表示,311 大地震後,台灣對日本災情感同身受,馳援的廣度及熱度高於其他國家,不料這番暖心舉措的下一步,竟是長年將福島 5 縣食品拒於門外,日方很難理解。
郭育仁回憶,2018 年「禁止開放日本福島核災農產品及食品進口」公投案獲通過後,台灣對福島食品的相關討論「可說是完全空白」。日方則於 1.5 軌(半官方)或2軌會議中,在在關切福島食品禁令。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也多次走入民間,盼用科學數據降低台灣社會對福島 5 縣食品的疑慮。
他透露,日本終究未比照處理韓國禁止福島食品的方式,一狀將台灣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就是顧及雙邊人民罕見的深厚情誼。
不過,福島食品禁令如鯁在喉,但日本不曾因相關議題耽擱與台深化合作的步伐。民進黨與日本自民黨去年兩度舉行「2+2」會談,就曾觸及強化台日於高科技產業及半導體供應鏈的連結,首場台日安保夥伴關係論壇已於 1 月 18 日舉行。
中興大學日韓總合研究中心執行長盧信吉分析,外交關係能否有良善發展,需要檢視兩國執政黨的溝通模式。儘管過去台灣禁福島食品,但在雙方始終具備友善互動的前提下,台日關係未直接受到影響。
郭育仁則認為,日本內部討論的重要涉台議題,還包括維護台灣高科技供應鏈韌性及經貿獨立性,這些議題可望今年取得實質進展,民進黨內部也可能成立幕僚小組,使台日執政黨會談常態化。
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去年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曾表示,「2022 年是台日『非政府間的實務關係』50 週年,也可看成是雙邊百年友情的中間點」;如今福島食品禁令已解,雙邊是否有望在象徵性的 2022 年,進一步推升因相互馳援抗疫而升溫的情誼,成為外界焦點。
郭育仁分析,台灣正面回應福島食品議題,上任迎向首個百天的岸田政府未來將能更有說本,說服日本國內民眾挺台。此外,日本官員雖未明言將台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與開放福島 5 縣食品掛鉤,但發言脈絡中,仍試圖把這兩件事連結。
盧信吉也說,解禁的同時,台灣若於加入 CPTPP 及安全面向取得進展,必是台灣人民與政府樂見的結果。
推薦閱讀
台灣人對核災食品太恐慌!福島人心聲:核災很恐怖但不實謠言霸凌更不應該
【2022,台灣有機會加入 CPTPP 嗎?】金融時報:英國申請經驗非常順利,可供台灣參考
解析台積電在日本設廠的國際政治博奕:日本「下重本」表示台日友好,我們從中能學到什麼「交朋友」的啟示呢?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解禁福島食品 學者:台日重要議題可望有實質進展〉。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