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 疫情延燒,你是否害怕過年出門走春人擠人會有感染 COVID 的風險。CO 編輯台為您選讀台灣島內、離島的線上展覽,一解各位不能出門的煩悶!
喜氣迎虎年:喜形於色─常玉特展
喜氣指數:★★★★★
寓教於樂指數:★★★★★
艱澀指數:★
為大家選的第一個線上展覽是《喜形於色─常玉特展》,先別被「看不看得懂藝術」綁架。請以一年復始萬象更新的切入點,觀賞常玉的作品,其油畫帶給人喜氣洋洋的氛圍,為您開啟美好的新年!(包準你好手氣,打麻將都贏錢)
線上看《喜形於色─常玉特展》,其動線設計讓坐在電腦前的你,就像親臨現場一樣,只要動動手指,便能將 2D 平面空間轉化為 3D 立體虛擬展場。最棒的是,可以點開每幅畫作看細節,不會有駐足在畫前太久對其他觀眾不好意思的窘境發生,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此外,若想進一步認識和梵谷相同命運的畫家常玉,有一系列《藝術有什麼意思》影片提供您點閱,由蔡康永與藝評人衣淑凡,兩人對「畫作」有著天差地遠的見解,影片中蔡康永不斷詰問藝評人,現在的人為什麼要看畫?看照片、看真的花就好,為什麼要看常玉的畫?以無知且勇敢角度發問,對話深入淺出,並且跟著兩人的腳步,與常玉的畫進行一趟法國藝術之旅!

喜形於色-常玉特展,此作品為:盆栽(圖片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雲端博物館)

史博館推出的「雲端博物館,觀眾只要動動手指,便能將 2D 平面空間轉化為 3D 立體虛擬展場。(圖片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雲端博物館)

線上看常玉展,動線設計猶如親臨現場展覽。(圖片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雲端博物館)

線上看常玉展,動線設計猶如親臨現場展覽。(圖片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雲端博物館)

每幅畫作可再點開看細節,並設有展品說明讓你更了解作品。(圖片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雲端博物館)
馬祖國際藝術島:在家也能進行一個人的跳島!
環島旅行指數:★★★★★
神秘指數:★★★★
艱澀指數:★
《馬祖國際藝術島》展覽將於 2 月 10 日開幕,邀請全台灣人民在 4 月 12 日前登島探索!Omicorn 疫情之下,不敢大動作移動的防疫大使們,大家可以在線上網站看《馬祖國際藝術島》展覽!
《馬祖國際藝術島》展現出馬祖無可取代的島嶼印象,藝術作品遍佈於馬祖的四鄉五島裡,你將跟著作品看見台灣離島的自然景致,不僅能欣賞到藝術作品,還能一窺戰地政務解除後開放的軍事建築,感受馬祖獨特的人文歷史。
線上看完覺得不過癮的觀眾們!從現在開始搶飛機票規劃行程,在 4 月 12 日前到傳說中世界上軍事坑道最密集的島嶼,進行跳島藝術旅行吧!

一起跟著《馬祖國際藝術島》進行跳島藝術旅行!(圖片來源: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

在77據點展區,藏在地底下的是絕對令人意想不到的坑道構造,讓你有機會一窺馬祖被稱為「世界上軍事坑道最密集的島嶼」的備戰環境。這一次藝術家還將植栽及電影院搬入坑道,作品宛如地下溫室、地下電影院……讓你在觀展的同時,也能感受地底生活的樣貌。(文字、圖片來源: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

東莒大埔聚落裡,藝術家使用在地素材進行創作,從島嶼的食材、土壤,到海洋裡的廢棄漁網、纜繩,生鏽的鐵件……等素材,都變成令人驚豔的藝術創作。歡迎你來到東莒的村落秘境,找尋蛻變後的新作品。(文字、圖片來源: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

東引在地的策展人蔡沛原及林喬安,將曾經是四鄉五島共享的「燒塔」習俗化為共創計畫,湊齊各島的土壤元素及孩子們的創作,在 東引上搭建 #風塔,是藝術島期待凝聚四鄉五島心意的象徵。(文字、圖片來源: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

策展人劉柏宏說:馬祖的景觀,像是 #一幅完成中的風景,因為公共建設不斷地改變,每一年都能看到馬祖嶄新的風景。他也特別與褚瑞基建築師,挑出了三件必看的新馬祖建築,邀請喜愛建築景觀的你一同探索。(文字、圖片來源:馬祖國際藝術島 Matsu Biennial)
推薦閱讀
不用走春人擠人,防疫在家看線上展!讓李國毅帶你逛故宮、陳澄波陪你走淡水!
【時空旅行回到50年代】《茶金》每個畫面都好美,為你盤點台灣7大古蹟!
【看展只會說好厲害嗎】連喜歡的作品都無法表達!癥結在台灣把「最需要想法」的藝術教育當一般科目教
(首圖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雲端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