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根據睡眠醫學會的統計資料,台灣每年有 700 萬人曾經失眠,其中 250 萬人是長期失眠,平均每 10 人就有 1 人深受失眠的困擾。

何時就寢才能保護好生理健康,是科學家關注的重要課題。英國研究,針對 8.8 萬名志願受試者進行長達 6 年的追蹤,發現最佳上床就寢時間,此時入睡能有效降低心臟疾病和誘發中風(strokes)機率。(責任編輯:陳怡君)

快速節奏、過量資訊、生活壓力與精彩的夜生活,讓現代社會的人們,愈來愈習慣晚睡和熬夜,但我們身體機能卻始終無法調適,運作一整天後必須借助睡眠重整,何時就寢才能保護生理健康,一直是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課題之一。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日前公布最新研究報告,刊登在醫學期刊《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針對 8.8 萬名志願受試者進行長達 6 年的追蹤,發現最佳上床就寢時間,是每晚 10 至 11 點之間,此時段入睡、能有效降低心臟疾病和誘發中風(strokes)機率。

報告指出,針對志願者進行每天睡眠與起床時間紀錄,同時連續 6 年監測他們健康狀態,科學家發現 8 萬 8000 人當中,大約只有 3000 人出現廣義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罹患疾病的受試者中,多半屬於熬夜、睡眠時數不足或時間不規律的群體;事實上,科學家曾嘗試在龐大數據資料中,透過年齡、體重、膽固醇(Cholesterol)等因素,歸類出其他可能變因,卻沒有一項有顯著的區分差異。

領銜研究員、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教授普蘭斯(Dr David Plans)指出,這項研究目前尚無法給予最終結論,數據只能給出建議,晚睡或過早入睡都可能影響生理時鐘,進而打亂人體運作、長期以來會對心血管產生不良影響。

「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熬夜、甚至半夜都尚未入睡,那將是最傷身的時刻。」

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也表示,擁有良好且充足睡眠,對人們健康絕對有益,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 7 至 9 小時的完整睡眠時間

推薦閱讀

誰不想睡飽再上班或上學?要推動延後上學制,可能要先讓家長能更彈性上班!

偏頭痛別再亂吞普拿疼!偏頭痛是疾病不是症狀,趕緊來看看你符合哪幾項!

失眠?《衛報》推薦的這十首催眠曲聽一輪,你很難不睡著!

更多上報好文章

梁文傑專欄:美豬公投,投的是美國還是中共

法國情色產業的#MeToo風暴 53女性指控男演員性虐待

歐巴馬點名批評習近平與普京 「缺乏危機感」竟不出席氣候峰會

(本文經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何時入睡能保護心血管健康? 英國研究:22至23時最佳〉,首圖來源:Miriam Alon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