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中國 2021 年 7 月 24 日發布「雙減」政策——「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跟「減輕校外培訓負擔」,要求相關機構註冊為非營利性質,且不會再核發新的營業執照。此舉重創校外補教業者,台商也連帶影響。(責任編輯:連柏翰)

中國雙減政策衝擊補教業

中國雙減政策衝擊補教業,倒閉潮蔓延各地。在中國補教業近 20 年的台商形容「倒的倒、跑的跑」。為了生存,已著手轉型體育培訓,並盼在中國「全民健身」浪潮下,搶進藍海商機。

中國「雙減」政策上路後重創補教業,具規模的補教巨頭,極力轉型成才藝班等模式,持續生存;過不了這關的補習班接連倒閉。

台商超前部署,找到藍海

一名在福州從事補教培訓業將近 20 年的台商 Allen 告訴中央社,長期來看,雙減政策對於減低學生負擔、培養課外興趣與身心成長等領域是有助益,同時也能嚴格管制過度資本化的產業,然而政策來得太快,讓人措手不及。

他坦言,在雙減政策上路之後,他認識不少專營學科補教的同業們「倒的倒、跑的跑」,有些人沒有辦法償還債務,雙手一攤表示「要告就去告」。

比起無法轉型、發生債務危機而關門的同業,Allen 說,他的運氣算是不錯。

他說,去年疫情爆發後,原本線下的學科類課程全部轉到線上,於此同時,由於疫情帶動居家運動等需求,因此也與許多體育領域的老師,合作開設線上課程,例如籃球、高爾夫球。藉由抖音等網路平台,擴展了更多的客源與學生。

他回憶,雙減落地後,學科類別的課程全部被喊停,但是由於體育課程發展的還算不錯,因此有減緩了一些衝擊。接下來會持續加大體育課程的比重,同時也有不少的體育類的教練或具有專長的相關人士,正在商談未來合作開課的可能。

Allen 認為,運動培訓類別在中國仍是一個商機,不但官方日前發布 5 年期的「全民健身計畫」,此外也明確表示體育在中學升學考試的占分比重將會逐年增加。「顯示體育培訓是一個藍海,未來數年應該會越來越多機構轉型或進入這個市場。」

除了受到雙減政策影響之外,最近中國各地限電,Allen 也成為另類的「受害者」。他說,最近一些運動場地建設的工程,以及訂購的運動器材出貨時程等,都受到限電政策而延宕,福建當地有多家配合的工廠,至今仍維持「開 1 停 1」。

台灣才藝老師在雙減政策下受益

雙減政策上路後,原先就在第一線教導才藝課程的老師,則觀察到明顯的改變。

一名在福州的培訓機構教兒童與青少年鋼琴的台灣老師小柯向中央社分享她的觀察。她說,雙減政策上路之後,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學生作業變少,練琴的時間變多了」。

此外,替小孩報名上課的家長略有增加,小柯認為,可能因雙減後補習受到限制,但是家長又不希望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因此把原本的補習費挪為學習其他才藝的費用。

7 月下旬,中國官方發布「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除了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課程不得在週末、寒暑假等節假日組織補習,對業者的發展也有許多限制。

推薦閱讀

別搞錯!美軍「駐台」與「協訓」的差別在哪?台灣高階將領告訴你

講好多次「美台關係,堅若磐石」,也曾被批「失言」——拜登政府對台灣是在演哪齣?

【你還不擔心嗎】《華爾街日報》:台灣軍隊訓練都在掃地、拔草,難以抵抗中國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雙減衝擊學科補習 台商轉型運動培訓求生存〉。首圖來源:wuw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