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COVID 疫情後,在辦公室上班需全天候戴著口罩工作,你是否因為這樣呼吸不順或產生其他症狀?根據哈佛大學科學家研究,辦公室內空氣品質會恐將影響員工的專注力。(責任編輯:陳怡君)

上班時感覺特別遲鈍嗎?這可能與通風不佳和空氣汙染有關。

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辦公室內空氣品質可能嚴重影響員工的認知功能,例如反應時間和專注力。

這項研究結果今天刊載於「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主要作者塞迪諾勞倫特(Jose Guillermo Cedeno Laurent)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說:「我們有大量關於暴露在戶外汙染的研究,但我們 9 成時間都待在室內。」

他還說,過去對室內環境的有限研究都聚焦在保暖舒適和滿意度等測量上,而不是認知結果。

塞迪諾勞倫特與同事設計了一項研究,在中國、印度、墨西哥、泰國、美國和英國等 6 個國家追蹤 302 名辦公室職員,為期一年。研究於 2020 年 3 月告終,當時全球許多地方都因 COVID-19(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而處於封鎖令下。

參與研究的人年齡在 18 歲到 65 歲,每週至少在辦公大樓工作 3 天,且在辦公室有固定座位,他們任職的產業涵蓋工程、房地產投資、建築和技術類。

他們的工作空間裝有環境感測器,以即時監測 2.5 微米和小於 2.5 微米的細懸浮微粒(PM2.5)密度,還有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和相對溼度。

參與者要在手機上安裝特製的應用程式,用來執行認知測試。他們須在排定時間,或當感測器偵測到 PM2.5 微粒和二氧化碳濃度下降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時接受測試。

結果顯示,每立方公尺增加 10 微克 PM2.5 微粒,會導致測試的反應時間差了約1%,準確性下降超過 1%。

在二氧化碳方面,增加 500PPM(百萬分之一)會導致測試的反應時間差了超過1%,準確性下降超過 2%,而這種程度的二氧化碳增量變化並不罕見。

美國國會正準備通過一項基礎建設方案,塞迪諾勞倫特認為,是時候打造能提供適當通風和空氣過濾設備的節能高效建築了。

他說,雖然過去研究顯示,長期暴露在 PM2.5 微粒下,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並造成長期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但這是首次有研究結果闡明短期影響。

對於在辦公室工作的職員,他建議開窗,如果戶外空氣品質不佳,可升級大樓過濾系統或添購高品質的移動式空氣清淨機。

推薦閱讀

總是準時逃離辦公室?四步驟重拾熱情!沒用的話就該換工作了

【你也擔心被搶走工作嗎?】AI 其實沒這麼聰明,日本實驗證明「人工智慧」考不上東大

「在家工作」讓美國生產力提高 5%!在新冠肺炎疫苗問題解決前,台灣的工作文化可以怎麼提升?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研究:辦公室空氣品質不佳 恐致員工反應遲鈍〉。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