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澳媒專訪 吳釗燮:中國似準備發動最後攻擊〉。首圖來源:澳洲台灣握手,經編輯合併。)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澳洲與中國近來緊張關係升溫,除了在上月取消北京與維多利亞州(Victoria)的「一帶一路」協議 ,更於 3 日傳出政府正檢討中國嵐橋集團租賃達爾文港(Darwin Port)99 年的租約,且可能予以廢止。

澳中的緊張關係帶來官方對台海衝突表態。4 月澳媒披露,澳洲軍方官員表示,一旦台海爆發戰爭,澳洲政府可能會配合美國行動。而現在台灣官方也有所回應。(責任編輯:連柏翰)

台灣外交物漲吳釗燮接受澳洲媒體訪問

圖片來源:澳洲台灣握手,經編輯合併。

澳洲金融時報今天以頭版頭條刊登外交部長吳釗燮專訪,吳釗燮表示,中國似乎在準備向台灣發動最後攻擊(final assault),雖然中國不會立即入侵台灣,但軍事對峙確實存在。

隨著中國武力恫嚇台灣並牽動印太地區緊張情勢,台海局勢持續成為澳洲媒體關注焦點。

《澳洲金融時報》專訪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

「澳洲金融時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以頭版頭條刊登吳釗燮專訪,標題為「中國威脅逼近,台灣撐起盟友」(Taiwan shores up allies as China threat looms);並於內頁配上全版針對台、澳、中以及印太情勢的報導。吳釗燮是透過視訊接受專訪。

「澳洲金融時報」認為,吳釗燮的訪問內容是台灣政府的表態,以回應澳洲政府近日發表「假如台海爆發戰爭,澳洲將會支援美國抵擋中國」的言論。

報導強調,吳釗燮支持澳洲政府近日針對中國所發表的言論,而台灣也在準備面對中國可能發動的「最後攻擊」。

台灣呼籲澳洲,應共同抵抗威脅到民主世界的中國習近平「擴張主義」(expansionism)。

報導引述吳釗燮指出,中國針對台灣的軍事威脅日益嚴重;雖然中國不會立即入侵台灣,但軍事對峙是確實存在的。

吳釗燮說:「中國致力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試圖利用不實資訊或混合戰爭(hybrid warfar),並且日益加強針對台灣的軍事威脅;這似乎是在準備向台灣發動最後攻擊(final assault)。」

吳釗燮解釋:「我並不是說台灣和中國立即會發生戰爭;不過,台灣政府需要為戰爭做準備。事實上,台灣不只是國防部在準備,而是整個台灣政府都在準備,以便應付中國可能發動的軍事攻擊。」

吳釗燮:民主國家應結盟捍衛台灣利益

吳釗燮強調,分享共同理念的各個民主國家,都應該結盟並且捍衛台灣的利益。由於地緣關係,印太地區攸關澳洲的利益,而澳洲又和台灣一樣,同樣面對著區域內「急速擴張的極權勢力」。

吳釗燮批評中國習近平的一言堂作風,他說:「對於(中國)那套極權擴張主義秩序,我們不想看到它在台灣複製;但這偏偏是中國想要對台灣做的事情。」

吳釗燮提到,自由、民主和捍衛人權是澳洲人民所信奉的價值觀;既然澳洲與台灣有著共同的價值觀,他相信,澳洲人會認為替台灣發聲是一件好事。

吳釗燮呼籲澳洲與台灣加強經濟聯繫,重啟兩國自由貿易協定會談。他說,台灣可能在今年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台灣和澳洲可能軍事合作?吳釗燮:有點誇大

至於近日澳洲輿論關注的澳、台軍事合作可能性,吳釗燮說,現階段討論這議題「可能有點誇大」。儘管中國持續以軍事恫嚇台灣,吳釗燮相信中國不會立即採取軍事行動。但他同時表示,美國、澳洲和日本等盟友已表示願意強硬回應中國的侵略性外交政策,而台灣亦針對中國可能入侵而做準備。

台灣與澳洲高層是否曾對話?

「澳洲金融時報」記者一度問及,台灣高層官員是否曾經與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或外交部長潘恩(Marise Payne)等澳洲高層談話。對此,吳釗燮未正面回應,僅提到台灣政府曾與「一些澳洲政府官員」(some of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officials)接觸。

被問及總統蔡英文是否希望和莫里森會談時,吳釗燮說:「就算有的話,在外交實務上是會保持低調的,對此我無可奉告,我們尊重澳洲政府根據其最大國家利益而做的決定。」

吳釗燮指出,台灣目前期望的是澳洲對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提供實質的支持。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G7 聯合聲明》中國與台灣相關全文——挺台灣參與 WHO、反對中國單方破壞台海和平

澳洲檢討與中國富豪租借「達爾文港」99 年合約,不排除強迫中國企業撤資

新加坡年輕人買房不是夢!申請公共住宅變成求婚告白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澳媒專訪 吳釗燮:中國似準備發動最後攻擊〉。首圖來源:澳洲台灣握手,經編輯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