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行政院

編譯/Vivian Lai

台灣花蓮發生的致命火車出軌事件,暴露出台灣基礎建設的缺失。

綜合《日經》報導,在上週五的台鐵出軌意外中,造成 50 人死亡,約有近 200 人受傷,這是台灣 70 年來最嚴重的鐵路事故。 當局表示,脫軌原因是由一輛工程卡車從路邊的懸崖滑落,並與太魯閣號列車相撞而引起。

滑落的工程卡車原先是為了建造隔離牆以防止岩石掉落在軌道上。 這項工程是由臺灣鐵路管理局(TRA,下稱台鐵局)委託進行,台鐵局幾乎掌握台灣所有的鐵路。儘管目前懷疑事故原因是工程車未拉手煞車而滑下懸崖,但當地檢察官和其他相關人員正在調查事故原因,包括台鐵局是否需承擔管理責任。

交通部長林佳龍在其臉書上發表聲明,他將下台,以示對這場災難負責。

兩年半前,在普悠瑪事件中有 5 名家屬罹難的董曉玲對《日經亞洲》說:「我一直認為台鐵將不可避免地再次發生嚴重事故。」

台鐵問題:設備和火車老舊、勞動力短缺

台鐵局近幾十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專家認為,台鐵面臨的安全問題,源自於設備和火車老舊以及勞動力短缺。

從 2016 年至 2019 年間,在台鐵局所屬的鐵路線路上發生了多達 19 次的出軌。儘管社會大眾對台鐵局是否有需要民營化的聲浪不斷增加,但由於既得利益方的反對,尚未實施相關改革。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賴永成,同時參與 2018 年 10 月普悠瑪火車出軌的調查。他一年前接受日經採訪時曾表示,台鐵局從在重大的問題,不僅是在設施方面,同時在軟體上也有很大的問題,要改善並不容易,而且對安全的認知程度也過於低落。

台灣多項政策成效顯著,卻有糟糕的工安紀錄

儘管台灣近幾年採取多項積極且有成效的政策,像是備受國際稱譽,在新冠肺炎的快速反應,總統蔡英文先前也強調其政府透過民主手段遏制病毒的擴散。

在 2019 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在經濟方面,台灣還坐擁全球高科技產業中心地位,特別是半導體製程所領導的晶片產業。

但是,其糟糕的工安記錄,對於進步的民主社會而言,仍過於不合時宜。

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的邊界,因此容易發生地震。 2016年,一場大地震襲擊台南市,一棟大樓倒塌,引發了社會大眾對台灣許多建築物的耐震程度感到擔憂。 當 2018 年花蓮發生 6.4 級地震時,大樓和飯店等建築物倒塌後,約有 17 人喪生。

有問題的建築是否已不存在?社會大眾的仍難以屏除其擔憂。

2019 年,一座約 140 公尺長的拱橋在宜蘭倒塌, 6 人喪生。經台灣運輸安全委員會調查發現,主因是材料老化或腐蝕。

這些災難以及令人震驚的畫面成為了全世界的頭條新聞。

有效率的處事方式,帶動了台灣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但維護基礎建設安全所需成本高昂,在台灣尚未得到完善的落實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台鐵太魯閣號潰縮區經日本特別設計,卻成為站票乘客最愛

火車站顯示滿滿「誤點」的螢幕,在瑞士不可能看到

台灣火車站也迷「10 年挑戰」—— 評選全台最醜車站,政府殘忍的「中華民國美學」何時能改善?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行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