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国际品牌停用疆棉在中国引发抵制浪潮 这一套世界要继续吃吗?〉。首圖來源:美國之音。)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自傳出中國迫害新疆維吾爾人事件開始,國際服裝大廠如 Uniqlo、Zara 等,紛紛於去年(2020)開始拒用新疆產的棉花。新疆人權問題也成為國際間關注的重要議題。
近日,此「拒用新疆棉」事件突然遭中國網友群起抵制,並有數億網友瀏覽相關議題,而背後可見共青團於網上的政治操作。除了透過排外的情緒來凝聚內部團結外,有論者認為,重新挖出去年各廠牌的「拒用聲明」,此舉背後可見中國扶持國內服飾產業的意圖。而無論為了政治,或者經濟上的問題,都加深中國與世界的對立。(責任編輯:趙子翔)

資料照:上海一家商場里一名顧客走過美國運動服裝公司產品耐克鞋旁。圖片來源:美國之音。
因為停止使用新疆棉,H&M、耐克( Nike )、阿迪達斯(Adidas)等多個國際服飾品牌於週四 (3 月 25 日)開始遭到中國網民的群起抵制,當日微博 10 大熱搜榜上一度有高達 8 個相關的議題,而每個熱搜議題都引來數億中國網民的瀏覽,撻伐聲不斷。根據蘋果日報報道,少數網民還在微博上貼出「火燒耐克球鞋」洩憤的短片、或者手持抵制紙牌,隻身前往 H&M 分店抗議的支持照片,被該報刊形容為「義和團」式的反西方熱潮。
針對此一外貨抵制浪潮,個別國際品牌大多選擇噤默,唯恐難息眾怒;而在中國的歐盟商會則呼籲全球消費者理解企業的兩難處境。
觀察人士分析,這波由官方帶頭操控和煽動中國消費者民族情緒的抵制行徑,是中共「在西方綏靖政策下,打慣了的順手牌」。他們說,在國際社會開始調整對華政策的同時,中國反而強硬地「宣戰」,很可能適得其反、引來「世界人民不吃你這一套」的反噬後果。不過,也有觀察人士認為,美國結合歐盟、英國和加拿大等盟友針對新疆議題對中國官員祭出制裁,除了引來中國反彈和反制裁外,只達到了激化雙方對峙的效果,並無助於緩解新疆維吾爾族人的處境。
此波抵制外貨熱潮疑似由中共的共青團挑起。
抵制外商浪潮始末
共青團週三(3 月 24 日 )於其微博官方帳號,挖出 H&M 於去年所發佈之停用新疆棉的舊聲明,猛烈批評此一瑞典品牌「碰瓷新疆棉花」、「一邊造謠抵制新疆棉花,一邊又想在中國賺錢?痴心妄想!」,引來四十多萬名一面倒的中國網民點贊支持,其中,有人留言要 H&M「滾蛋」、嚴厲批評 H&M「別指望又吃中國飯,還砸中國鍋」。緊接著,電商平台京東則率先下架 H&M 的商品和店鋪,並引發淘寶和天貓等其他平台的跟進。就連中國地圖軟體據報道也從週三起就找不到 H&M 的部分分店。

一名保安站在瑞典時裝零售商 H&M 在北京的一家商店外。(2021 年 3 月 25 日)。圖片來源:美國之音。
時隔不到一日,包括「環球時報」在內的中國官媒週四(3 月 25 日)積極跟進,並擴大打擊面,點名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Uniqlo)、Zara 等加入「更好的棉花倡議(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拒用新疆棉花的諸多國際品牌。且據報載,藝人王一博率先發表聲明,終止與耐克的一切合作。
中國「義和團式」的抵制熱潮一度持續延燒。
不過,時至週四午後,抵制的聲浪似乎無以為繼。以微博熱搜榜為例,抵制聲浪不僅快速消退,並開始出現「耐克交易量不減反增」的聲浪,以及耐克 app 被下架的辟謠消息,還獲得近百萬網民的點贊支持,似乎顯示這波抵制熱潮只是場短暫的「虛火」。
對於中國網民的抵制風暴,H&M 等個別企業至今大多選擇保持緘默。
美國之音以電子郵件致函 H&M 和位於北京的美國商會(AmCham )徵詢意見,皆未獲致回復。
外商在中國進退兩難
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則以書面回復,向美國之音表示:「歐盟商會不針對個案評論。但一般而言,在商業政治化持續升高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面臨進退兩難的艱難處境(a rock and hard place)。一方面,歐洲的民意要求企業要清楚地展現出負責任的社會責任原則。但另一方面,他們又會因此遭到中國民眾的強烈反彈,如果他們表現出負責任的一面、並確保供應鏈不受非議,就會被視為做出抗中的表態。」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 World Uighur Congress ) 發言人迪里夏提·熱西提( Dilxat Raxit ) (資料照)。圖片來源:美國之音。
針對企業的兩難處境,世界維吾爾大會的發言人迪里夏提·熱西提( Dilxat Raxit )表示理解,外商企業在中國經商之困難。但他說,這波抵制風潮是由中國政府帶頭操弄,且帶有政治目的,企圖透過打壓部分企業,來對更多企業進行恐嚇,以阻卻其他企業發聲支持遭受中國政府迫害的維吾爾人。他呼籲,國際品牌應堅持自身的企業道德和價值觀,不輕言妥協,以免成為中國政府打壓維吾爾人的「幫凶」。
他說:「中國利用這個消費市場,綁架這個消費市場,恐嚇品牌,這本身就是一種惡劣的行為。對於這種現狀呢!我認為,不能妥協,所有的這些品牌企業都應該相互之間有一種協作,抗擊中國的這種敗壞這個商業道德的行為。」
也是維吾爾族人的前六四天安門事件學生領袖的吾爾開希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則表示,以美國為主的西方民主國家已經開始在調整其多年的對華「接觸 (engagement)」政策,雖然因對中國市場、資本和經濟多年的依賴,此一調整的過程將是緩慢而耗時的。
但他說,在此趨勢下,中國政府所採取的策略竟然不是將國際社會引導到較緩和的「經濟上依賴(中國)、政治上姑息(中國)」的方向上,反而擺出各種戰狼外交的強硬姿態,強化雙方在意識形態上的對抗,還煽動民族情緒,高喊「中國人不吃這一套」。他認為,這種硬碰硬的結果,中國很可能自砸陣腳,反而引來國際社會更多的反噬。
世界人民不吃中國這一套?
迪里夏提說:「共青團和中國外交部,以及底層的粉紅五毛這些戰狼們的這種盲目的宣傳對立的行為,當然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你(中國)不斷地傷害世界人民的感情,世界人民有一天也會跟你說,世界人民不吃你這一套。實際上,現在是中國共青團和中國外交部在逼著全世界講出這句話來。」
吾爾開希說,抵制外貨是中國 30 年來,仗恃著外商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且「面對西方的綏靖政策前提下,打慣了的順手牌」。但他認為,中國的順手牌快打完了,因為部分企業或許短期內仍然必須示弱、並且屈服於中國的壓力,但就長期策略而言,他們必然會慢慢思考如何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針對中國境內的抵制熱潮,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濟學者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這是中美關係惡化的前提下,「國內可能要找一個情緒表達的出口,做個姿態」。他認為,這種參雜政治因素、情緒化的抵制,「就跟小孩子鬧脾氣一樣,缺乏戰略眼光」,也如虛火,不會持久。
他說:「單一國家與中國關係交惡,中國可以做出一個情緒表達的(強硬)姿態,但如果很多國家都跟你關係惡化,你(中國)可以抵制全世界嗎?與其去抵制,還不如考慮怎麼跟這麼多的國家改善關係,尤其是跟主流世界改善關係。」
儘管如此,他說,此波抵制由官方發起,必然會對外商企業在中國的銷售額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影響多大,還有待觀察。不過,他也說,中國沒有能力拿如 H&M 等國際品牌來祭旗、也沒有能力「以商逼政」,讓各國政府屈服。而外商在觀望情勢一段時間後,他說,也應該會尋求營銷策略,來緩和情勢或安撫中國消費者。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權律師也認為,這波抵制潮非民間自主發動,是官方操控,因為中共洗腦部分中國人民的話語,如「敵人亡我之心不死」等,在中國仍有一定市場。
中國對人權紀錄心虛
他對國際社會和企業對中國迫害人權和新疆問題的關注,表示肯定。但他也希望,各界促進漢人與新疆和西藏之少數族群的和睦相處,勿惡意操弄。針對中國惡劣的人權紀錄,他認為,中共在民主國家面前,「看得出有其心虛之一面,也沒有底氣和所有的發達國家翻臉,或重新對外鎖國。」
至於在新疆問題的處置上,北京不具名的經濟學者認為,西方國家對中共「種族滅絕」維吾爾人的指控恐有誇大不實之處,而中國不願意敞開新疆的大門來讓國際社會檢驗,也是造成雙方溝通不良、敵意越升越高的結果。他說,中國在新疆等內政問題上,不可能屈服國際壓力,但也未必真的想跟國際社會對抗。
美中阿拉斯加會談不歡而散後,美國聯手歐盟、英國和加拿大對涉疆政策的多位中國地方官員祭出制裁,馬上引來中國對 10 位歐洲政要和學者的反制裁,現在又發動中國消費者抵制歐美企業。對此越演越烈的情勢,部分分析人士不表樂觀。
台灣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同時也是中亞學會秘書長的侍建宇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批評,最新發展只反映出美中兩國的對抗情緒,一點都無助於聚焦解決新疆的問題。
學者:中美失焦 無助解決新疆問題
侍建宇說:「真正的問題是新疆的維吾爾人、還有當地的一些其他民族被關到學習班、再教育營裡面。這個問題要解決,透過制裁好像應該是達不到這樣的目的,而且只是增加彼此更多的摩擦。我覺得,到現在為止,中國跟西方主要是以美國做代表,中國跟美國沒有真正地做有效率的對話。」

台灣清華大學客座教授、中亞學會秘書長侍建宇(照片提供:侍建宇)。圖片來源:美國之音。
侍建宇認為,歐美等國的制裁沒有制裁到真正的決策者,也無效;而中國的反制裁則是無理。因此,除非兩國政府急踩煞車,否則卡在中間的企業接下來將會很為難,因為自鄧小平時代以來,中國一貫的作法就是拿市場當武器,凡是跟中國作對者,不對其開放市場。他說,面對來自美國的施壓,中國已經開始對外鞏固自己的地盤,深化一帶一路周邊的國家。對內,隨著中共內部鷹派得勢多年,鴿派的聲音已經漸漸被削弱。因此,中美兩國的對抗看來只會更激化,敵意升高的前提下,他問,哪來合作的空間呢?
侍建宇說,新疆問題已經陷入僵局。他說,中國近期傳出撤出部分新疆的檢查崗哨,如果屬實,他認為,這會是美國可以接受的進展。他也建議,美國釋出些許誘因,讓中共在新疆議題上讓點步。否則,兩國如果繼續在此問題上僵持,互不相讓。他問,難道要走上極端,往戰爭或經濟全面脫勾的方向來解決嗎?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社群平台政治化的資安戰!】無所不在的中國駭客,一個維族都不放過
【Clubhouse 奇蹟】中國鄉民哭著問維吾爾人:我們能為你做些什麼?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国际品牌停用疆棉在中国引发抵制浪潮 这一套世界要继续吃吗?〉。首圖來源: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