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平台策略:在數位競爭、創新與影響力掛帥的時代勝出》,由 商周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Microsoft Sweden。)

【《BO》編輯檯好書推薦:《平台策略:在數位競爭、創新與影響力掛帥的時代勝出》】

想閱讀本書的讀者:協助企業家與管理者建立可長可久的平台事業,擁有好平台比擁有好產品更重要!

好的平台比產品更加重要,Windows Phone 錯失入場時機,即使擁有好的產品,但在使用者數和應用程式開發能力都難以趕上 Apple 和  Google 兩大巨頭擴張的速度,最終仍走向失敗。(選書編輯:賴怡璇)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Microsoft Sweden

文/ 麥可‧庫蘇馬諾, 安娜貝爾‧高爾, 大衛‧尤菲 ,譯/陳琇玲

錯失時機或無法在市場對哪一邊有利前先採取行動

 iPhone 的影響與 Android 的出現,一起讓手機發展進入嶄新的階段,讓微軟措手不及。 iPhone 發表幾個月後,微軟執行長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在一次為人熟知的採訪中表示:「 iPhone 不可能拿下舉足輕重的市場占有率。沒有機會。」 微軟沒有察覺到嚴重威脅,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發表 Windows Phone 7 ,這是微軟首次進入後 iPhone 時代,對觸控螢幕式智慧型手機用戶介面的一項嘗試。

到 2010 年發表新的 Windows Phone 時, iOS 和 Android 已占據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將近 40 %的占有率,到 2011 年這個數字則超過 65 %。儘管 Windows Phone 7 的評價很高,而諾基亞也決定放棄 Symbian ,跟微軟攜手建構第三個智慧型手機生態系統,但一切為時已晚。智慧型手機平台市場已經傾斜,往穩定的雙頭壟斷發展,使得第三個可行平台難以出現。

 Windows Phone 7 的初期評價都很高,科技新聞資訊網站 Ars Technica 表示, Windows 的新面貌「讓 iOS 顯得有些過時,也令 Android 讓人感覺很雜亂無章」。《個人電腦雜誌》(PC Magazine)表示, Windows Phone 7 是「令人印象深刻之作」,具有「美觀的新設計」和「強大的 Office 生產能力以及 Zune (微軟的數位媒體平台)的娛樂功能」。該雜誌預測,微軟這款新手機對 iPhone 的銷售量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對「 Android 雜亂無章的用戶體驗將構成更大的威脅」。

消費性電子產品新聞和評測網站 Engadget 針對 Windows Phone 7 做的評測結果是,「以一種依據作業系統、更快速又出色的方式運作,絕佳的 Office 和電子郵件體驗,以及真正漂亮實用的用戶界面,微軟無疑為本身在未來幾年行動平台競爭中奠定基礎」。

 Windows Phone OS 後續推出的版本持續受到好評,其流暢快速的性能、用戶界面、IE的網頁瀏覽功能都受到讚許。《連線》雜誌給予 Windows Phone 8 (於 2012 年 10 月發表)八分的高評價(滿分為十分),宣稱「第三個行動平台終於來了」。美國科技新聞媒體 The Verge 的一名評論員認為:「 Windows Phone 8 擁有最棒的主螢幕,是將現有主要平台的靈活性、設計和簡潔做出完美組合,這樣講一點也不誇張。」

 Windows Phone 於 2010 年推出後獲得各界好評,也讓業界觀察人士有樂觀看待的理由。一名評論員指出,在 2010 年時,大多數手機用戶還不是智慧型手機用戶,因此存在一個尚未開發的龐大市場,用戶尚未採用 iOS 或 Android ,因此微軟有機會讓 Windows Phone 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如同一位評論員所說:「沒錯,微軟比較晚加入這場競賽,但這場競賽才進入初期階段。」

當諾基亞(當時是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在 2011 年決定放棄本身的 Symbian 作業系統,並將其設備採用 Windows Phone 的作業系統時,微軟的行動平台由此獲得另一個潛在動力。諾基亞執行長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預測,  Windows Phone 將成為僅次於 iOS 和 Android 的第三個可行的整合生態系統:「如今,開發人員、電信業者和消費者都希望取得引人注目的行動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包括設備,還包括能創造絕佳體驗的軟體、服務、應用程式和客戶支持。諾基亞和微軟將結合本身的優勢,提供影響力和規模遍及全球的生態系統。現在,行動作業系統平台的競爭是三方角力之戰。」

有些人認為這個合作夥伴關係可能會逆轉 Windows Phone 的頹勢:「 Windows Phone 7 沒有受到市場青睞。但現在,微軟已經有一家主要供應商承諾使用該平台。」當時, Windows Phone 在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市場,大約擁有 2% 的占有率,市場研究公司國際數據資訊(IDC)預測, Windows Phone 的市場占有率將在 2015 年達到 20% ,超過 iOS ,成為僅次於 Android 的第二大行動作業系統。另一家市場研究公司 Pyramid Research 則認為, Windows Phone 將成為市場占有率的贏家!

結果,這些預測都沒有成真。為了讓 Windows Phone 的銷售起死回生,微軟甚至在 2013 年以 72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的設備業務。兩年後,微軟被迫註銷這次收購的全部價值。儘管與諾基亞的合作夥伴關係和對諾基亞的收購,代表微軟嘗試效法蘋果公司 iPhone ,採取將硬體和軟體整合的模式,且微軟仍繼續授權 Windows Phone 給其他供應商。但不出意料之外,三星、宏達電和 LG 等主要手機廠商,幾乎沒有針對 Windows Phone 平台做任何努力。到 2015 年底, Windows Phone 的銷售量暴跌,市場占有率跌至不到 3% 。

為什麼在世界上最大手機製造商的支持下,一款出色的產品卻如此慘敗?答案是:基本上,平台競爭與產品競爭是不同的。同前所述,在平台市場上,最終的贏家往往是最好的平台,而不是最好的產品。 Google 的 Android 已經吸引大多數手機製造商、應用開發商和用戶,而蘋果公司在用戶和應用程式開發人員中,也獲得極高的忠誠度。在現有用戶( Apple 和 Google )的積極推動之下,受到用戶數量和優質互補產品驅動網路效應的強大支持,而微軟起步較晚,在用戶數和應用程式開發能力方面都難以趕上,從一開始就注定微軟終將在這場競爭中落敗。

一個長期存在的挑戰是,跟 iOS 和 Android 相比, Windows Phone 應用程式相對匱乏,品質也較差。正如《個人電腦雜誌》在 2010 年指出的那樣:「這場競賽正轉移到應用程式上。 Windows Phone 7 問世時只具有基本功能,但蘋果公司在這方面本來就一馬當先,而 Android 擁有龐大的市場占有率可能會吸引更多應用程式開發商。

如果 Windows Phone 可以吸引來自 Android 的第三方開發人員,就可能消耗 Android 平台的部分精力。」品質也是一個問題,雖然 Engadget 對 Windows Phone 7 做出好評,但報告指出,對於在該平台執行的許多應用程式,「與其他平台上的相同應用程式相比,結果似乎不如人意」,並做出結論說:「 Windows Phone 作業系統顯然需要時間才能發展完備,開發人員必須更加努力,讓本身應用程式在競爭中達到標準。」這篇報導最後總結道:「現在, Windows 比市場領導者晚了好些年,儘管微軟正盡其所能讓該平台發揮作用,但顯然他們還沒有達成目標。」兩年後, Windows 仍在努力追趕。

一個簡單不過的事實是,開發人員可以透過為 iOS 和 Android 開發應用程式,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取得 90% 以上的占有率。至於市場占有率不到 3% 的平台,應用程式開發人員根本不值得花時間和精力,正如一位分析師在 2012 年所言:「哪裡有錢賺,程式開發人員就往哪裡去,而哪裡人多,就有錢可賺。」為克服這項挑戰,微軟有時會付錢給應用程式開發人員,請其為 Windows Phone 編寫應用程式。

 2012 年時,每支應用程式的成本估計在 60,000 美元到 600,000 美元不等,比方說,微軟在 2012 年自行出資,開發 Windows Phone 版本的社群網路應用程式 Foursquare 。當時,微軟可能別無選擇,如同 Foursquare 的業務開發負責人所說:「我們的資源非常有限,我們必須將資源投入最有利可圖的平台上。」

具體來說, Windows Phone 應用程式的數量在 2010 年啟動後迅速成長,從 Windows Phone 7 啟動時只有一千個應用程式的基礎來看,該平台在 2011 年與諾基亞達成協議時,應用程式數量已成長到八千個;在 Windows Phone 8 於 2012 年推出時,應用程式數量已超過十萬個,到 2014 年底時則超過三十二萬個。

儘管應用程式數量積極成長,並建構出有潛力的混合平台, Windows Phone 生態系統仍然遠遠小於競爭對手,到 2014 年年底, Android 和 iOS 分別擁有一百四十萬和一百二十萬個應用程式。雖然龐大的應用程式本身是一個主要問題,但流行應用程式的可用性更為重要,舉例來說,儘管當時 Instagram 的 iPhone 版本已經推出兩年,而 Android 版本已經推出六個月,但在 Windows Phone 上卻無法使用 Instagram 。

一位評論員做出這樣的結論:「這並非表示 Windows Phone 的應用程式商店什麼東西也沒有,而是雖然有超過十二萬個應用程式可用,但卻都不是你想要的。

" > 到博客來找這本書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一翻兩瞪眼的平台定價策略】比 Uber 更創新的公司,怎會落到倒閉的地步?

【Google 決定不與華為合作】華為新手機可能連 Gmail 都不能用!解析華為讓美國不爽 5 大原因

【一鍵刪除手機裡的中國 App】「反中」成印度全民共識!軟體公司推「移除中國 Apps」,2 週破百萬下載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平台策略:在數位競爭、創新與影響力掛帥的時代勝出》,由 商周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Microsoft Swe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