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總理菅義偉。

日本首相菅義偉。圖片來源:内閣官房内閣広報室

面對中國實施《海警法》與不斷出沒釣魚台,再加上北韓飛彈威脅,日本首相菅義偉(Yoshihide Suga)將持續加強國防能量,卻面對數項挑戰。

日本連年努力增強國防

日本防衛省 2021 年的財政預算連續第 9 年成長,來到 5.3 兆日圓(約新台幣 1.4 兆)。

過去日本之所以會增加國防預算,得歸功於前日本首相安倍(Shinzo Abe)。由於在任 8 年,再加上擁國會眾議院的多數支持,安倍推動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國安改革。

2013 年,日本發布了許多國安相關的新政策,包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關聯法案、《特定秘密保護法》、「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2018 年又推出《防衛計劃大綱》與《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大幅增加 2019 到 2023 年國防預算為 27 兆 4 千 7 百億日圓。除此之外,安倍也正推動修改日本憲法第 9 條,使得自衛隊能夠與其他國家軍事力量合作,保衛日本。

根據《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報導,日本正努力增強科技實力。藉由設立防衛省的防衛裝備廳,吸引日本企業與大學研究人員增強新軍事科技的競爭力。此外,日本的國防企業也在國際競爭軍售案。

美國對日本國防的幫助

由於中國不斷釋出對釣魚台列嶼的威脅,美國連結了新的軍事同盟。歐巴馬在 2014 年訪日時,表示基於《日美安保條約》,美國對日本防衛義務「包括尖閣諸島(即釣魚臺列嶼)在內,適用於所有處於日本施政權之下的區域。」 而拜登也發布過類似聲明,表示美國關切東海局勢。

菅義偉面臨 3 挑戰

據《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分析,菅義偉將持續推動日本國防改革,但面臨 3 項挑戰。

第一個菅義偉遇到的頭痛問題,是內政。去年 9 月,菅義偉當選自民黨主席,接替安倍晉三出任日本首相,但他的任期只能是所剩的自民黨主席任期——2021 年 9 月。

然而,菅義偉上任後面對新冠疫情與其帶來的經濟創傷,將影響明年 9 月的自民黨主席選舉,該選舉將決定首相人選。如果菅義偉再不快壓制疫情,支持率降低的他,恐難連任首相,再續政策。

第二,要振興疫情重創的經濟,防衛省的國防預算恐被擠壓。

第三,面對北韓飛彈威脅,目前日本政府需要研擬新安全保障戰略,但過程顛簸。譬如 2020 年,防衛大臣河野太郎(Kono Taro)曾因事前未在防衛省內充分溝通引來非議,最終宣布放棄已跟美磋商的陸基神盾飛彈防禦系統採購案。

推薦閱讀

【台灣對日本很重要】日防衛大臣擔心「台灣紅線不保」,籲拜登:要強硬!

對付中國不手軟!日本國防預算再飆高,砸 157 億研發新戰機

【獨留王毅一臉尷尬】中國故意挑「會後」記者會嗆聲,日本外相超淡定反駁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内閣官房内閣広報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