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Clubhouse爆紅 專家建議5大資安措施〉。首圖來源:Unsplash)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Clubhouse 的聲音技術源自中國廠商 Agora,引起資安疑慮。Clubhouse 回應會以加密措施令監控變困難,以及由外部數據保安公司確保平台安全。不過,仍未解釋如何解決 Agora 可存取用戶完整聲音數據的問題。在這些風險下,使用者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個資呢?(責任編輯:連柏翰)

美國語音社群軟體Clubhouse近期爆紅,專家提醒,在Clubhouse平台上,個人人際網絡幾乎無所遁形,個資也可能「一洩永流傳」。圖片來源:Unsplash
美國語音社群軟體 Clubhouse 近期爆紅,專家提醒,在 Clubhouse 平台上,個人人際網絡幾乎無所遁形,個資也可能「一洩永流傳」,建議「開房」前,應先做好 5 大安全措施。
Clubhouse 的隱私與資安風險
日前掀起一陣 Clubhouse 開房(指平台上的聊天房功能)狂潮,KPMG 安侯數位智能風險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謝昀澤表示,任何社群媒體都有隱私與資安風險,Clubhouse 創造聲音經濟同時是否觸犯隱私大忌,是所有使用者都需留意的問題,尤其是數位足跡是否被過度暴露,以及退場時的個資刪除管道。
謝昀澤說明,首先,Clubhouse 除會要求使用者上傳手機聯絡簿,還會向所有人公開使用者所追蹤的人、追蹤使用者的人及推薦人等原屬於私領域的資訊,且目前沒有可隱藏的設定選項,人際脈絡幾乎無所遁形。
謝昀澤指出,如果有心要深入挖掘特定人物,花 5 分鐘,就可以從 Clubhouse 的個人檔案與追縱訊息,來推測一個人的交友圈、職業、興趣,甚至特殊癖好、政治傾向、種族、宗教、商業情報等敏感隱私,且當事人不會知情。
其次,目前 Clubhouse 在使用者欲刪除退出社群時,只提供英文支援信箱一個管道,謝昀澤表示,這很容易造成「註冊恆久遠、一洩永流傳」的風險。
在隱私權政策方面,KPMG 安侯法律事務所律師鍾典晏表示,細看 Clubhouse 的隱私權政策,雖有提到如何處理個資,但其處理個資的合法性基礎,是基於契約關係或用戶同意卻沒有清楚說明。
舉例來說,Clubhouse 可不經通知將用戶個人資料分享給供應商或服務提供商,這是基於用戶同意,或為執行合約約定的特定服務,還是基於 Clubhouse 營運上的合法利益,這些都未讓用戶清楚瞭解,更未具體指明將分享哪些種類個資給他人。
進入 Clubhouse 前,做好 5 安全措施
對使用者該如何自保,KPMG 安侯數位智能風險顧問公司創新服務總監林軒宇建議,進入 Clubhouse 房間前,記得做好 5 大安全措施。
第 1,安裝 APP 後,於 iOS 設定中,隱私權裡的聯絡人選項,直接關掉 Clubhouse 對聯絡人的存取。
第 2,追蹤人物前,確認帳號真偽,尤其是知名政商人物或是演藝名星,目前平台上有許多真假難辨的名人帳號。
第 3,開房時慎選適當房間型態,尤其在開放式(Open)型態的房間中,不談論商業機密與個人隱私。
第 4,退房後,隨時留意有無詐騙或不當行銷行為。
第 5,決定不再使用 Clubhouse 後,可寫英文信要求客服刪除全部個資。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中共又獲國際認證】疫情「假消息」最大來源國!外媒解析:中國禁臉書、推特,外交帳號卻快速成長
【中國網路的民主縫隙】Clubhouse 3 特性讓中國人可大聊台獨!但中共審查之期不遠矣
【社群板塊大變動】Youtube 掉粉、Instagram 穩定成長、Podcast 爆紅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Clubhouse爆紅 專家建議5大資安措施〉。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