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一年前入武漢查病毒 莊銀清:決定要去染病也無憾〉。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超過一年,全球染疫死亡人數近 200 萬人英國南非日本也陸續爆出新型變種病毒,世衛卻因「未獲簽證」,不斷延宕武漢調查行程,而在此同時,河北疫情又再度惡化。即使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表達「不能去中國很失望」,看來還會繼續拖下去。

而回顧一年前,新肺疫情剛開始引起台灣警覺時,曾經歷 SARS 風暴的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莊銀清,便是首批抵達武漢調查的台灣專家。在中國尚未承認「人傳人」風險前,莊銀清就意識到疫情嚴重性,也是奠定台灣防疫超前部署的功臣之一。(責任編輯:陳佳煜)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莊銀清 2020 年 1 月 12 日踏進武漢調查不明肺炎,並帶回「可能人傳人」的關鍵訊息助台超前部署。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莊銀清 2020 年 1 月 12 日踏進武漢調查不明肺炎,並帶回「可能人傳人」的關鍵訊息助台超前部署。圖片來源:中央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成功抗疫滿週年,專家莊銀清疫情初始就踏進武漢,窺探神秘病毒,帶回「有限度人傳人」資訊,助台超前部署。面對未知傳染病,他大手一揮說不怕,既決定要去,染病也無憾。

2020 年從開始到結束都寫滿了「武漢肺炎」。在疾病起源、一片混沌未明時,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莊銀清和疾管署防疫醫師洪敏南 2020 年 1 月 12 日踏進中國武漢偵察不明肺炎,15 日帶回「可能人傳人」的關鍵訊息。

當時台灣透過媒體得到的訊息有限,只知道不明肺炎發生在販有活禽的市場,不知道傳染力和傳染風險,也不知道會不會人傳人。

台灣有 2003 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經驗,民眾和媒體隱約有不安情緒,疾管署上上下下也繃緊神經,在獲知訊息的當天就決定啟動登機檢疫,整備工作先從可能人傳人、可能飛沫傳染準備。

身為台灣第一名踏進中國武漢調查不明肺炎的專家,莊銀清說,他沒時間害怕。接到指揮中心要求他到武漢的電話時,也沒有太多猶豫,甚至連太太都鼓勵他去,「能為國家做事、不用想太多。」

首要任務:釐清人傳人風險

莊銀清背負的任務是釐清不明肺炎到底會不會人傳人;在第一天查訪行程中,中國的衛生官員只用口頭報告,莊銀清和洪敏南只能盡力聽、記筆記,找出對方言談中與傳染病常理不符之處,雙方迂迴交戰,試圖釐清疫情脈絡。

當時中方告知有 41 起病例,其中 28 起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關,對傳染途徑說法保守,也不願承認會人傳人。但莊銀清心想,41 起病例有 2 起家庭群聚,其中一起群聚是一對夫妻,先生在華南海鮮市場工作,但太太行動不便,從市場直接感染的機率相當低。

莊銀清說,這代表妻子被傳染的可能性有 2 種,一是被先生傳染,或是被先生帶回家的物品感染。他們試圖從各種角度去問問題,想釐清推論是否正確。但負責簡報的武漢官員仍試圖否認人傳人,但來自北京的衛生官員則說,「為什麼要給舊的結論?現在的結論是不能排除有限度人傳人。」

除了病例探討,莊銀清等人也在中方帶領下探查了醫院,疫情初始,氣氛還不太緊張,他們一行人在醫院甚至連口罩都沒戴。

莊銀清表示,那時候根本沒時間想這麼多,心中只想要完成任務,釐清不明肺炎的謎團;且當下氛圍是所有人都沒戴口罩,台灣專家只能一離開行程、回到車上就戴上口罩、用酒精洗手,一回到飯店就不要出門。中方還邀約觀光,他們也一律拒絕。

記者問莊銀清,難道不怕被傳染?他說:「當然會擔心,但只能多小心,也希望自己多點好運。盡快把任務完成,在可控範圍就戴口罩。沒有時間想太多,既然都去了,染病就算了。」

前往中國面對未知傳染病,洪敏南也是一樣豁達。他說:「很多防疫醫師都希望能去,可以站在第一線,發揮所長、守護民眾。」他也是此次防疫中首位執行武漢飛台灣班機登機檢疫的防疫醫師,難免有一些緊張,但站在歷史時刻,只有堅定抗疫、毫無畏懼的決心。

民眾配合是防疫關鍵

台灣終年都有各式各樣傳染病,面對新興威脅也有策略對付,莊銀清和洪敏南從中國帶回不明肺炎的進一步消息,且可能會人傳人,也讓台灣確知,中方態度隱密曖昧,疫情不容樂觀,一定要高規格超前整備,及早決戰境外,也造就台灣至今本土僅 56 例的成績。

台灣專家從武漢考察回台後,當時台灣還沒有境外移入個案,國境還沒嚴管,回國也還不需要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但莊銀清返台後,把農曆年間的活動全數取消,和太太 2 個人在家居家隔離,也幸好都沒有被感染。

莊銀清表示,台灣防疫成功,靠嚴守邊境將病毒阻絕境外,且指揮中心定時開記者會、詳細解釋疫情,資訊公開透明安定民心,也讓民眾願意配合防疫;就算政策有不夠周到之處,也都能迅速補位。

但莊銀清也說,民眾高配合度防疫是優點,但嚴格檢視他人、可能負面看待確診者、獵巫等則是缺點,尤其對疫情「零容忍」、追求完美主義,也讓防疫蒙上陰影。尤其現在疫苗已經問世,台灣不可能永遠嚴鎖邊境;但若民眾對疫苗失去信心,也會影響防疫。

莊銀清說,現在對 2019 冠狀病毒疾病已經愈來愈瞭解,隨感染時間愈久、傳染力愈降,大家要正向面對,只要謹守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戴口罩、勤洗手」,就算身邊有可能感染源或沒有症狀的感染者,也不會被傳染。

身懷數 10 年感染症專家資歷,走過 SARS 風暴,也經歷 2015 年台南、高雄的登革熱疫情,莊銀清領略,對抗傳染病的不二法門就是懷抱謙卑,遇到不懂的就請教、有錯就改正,有防疫隱憂就超前整備,與自然和平共處。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變種病毒肆虐!英國第 3 度封城】首相強生:再不採取措施,醫療體系 21 天內達到飽和

【真的不意外啦】世衛前往武漢調查病毒起源,專家名單還得先給中國看過

【衛福部疫情 LINE 圖片改版】簡約易懂而且美!台設計師:汲取民意、聆聽專業的政府「是台灣人民的幸福」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一年前入武漢查病毒 莊銀清:決定要去染病也無憾〉。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