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倫社宅高月租費惹議,柯文哲回應「不希望都窮人住」。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日前台北市政府宣布,明倫社會住宅月租費高達 4 萬 500 元,明明稱作社會住宅,明倫社會住宅卻有高昂租金,引發民眾議論紛紛。然而,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此回應「不希望都窮人住」,引起各黨議員大肆撻伐。柯文哲的全部發言到底是什麼?明倫社會住宅的爭議點只因為柯文哲的「失言」嗎?
記者會逐字稿重現,柯 P 到底說了什麼?
明倫社宅日前開放招租,3 房型的月租金高達 4 萬 500 元,相較於萬華區青年社會住宅的 3 房型租金,整整高出一倍之多,也讓明倫社宅被嘲諷為「社會豪宅」。
柯文哲立即回應:「你知道當時為什麼設立這個社會住宅的時候,我們一開始就是說,收入在百分之五十以下就可以租,然後還是有那種大坪數。第二個重要的決策是房子標籤化;為什麼當時要蓋社會住宅,所有的里長全部反對,他說你一蓋下去,住進來全是窮人,那搞一陣子,它就變貧民窟。事實上我今天去萬華有些平宅,我們就看到這個現象,住的全都是窮人,所以當初在設計這個社會住宅的時候,你不可以整個社會住宅裡面,住的全部都是低社經地位的人,所以還是要混居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接下來要說明的,為什麼很多人批評明倫住宅,有一個四萬塊的,其實當時設計理念就是說,我們不希望整棟社會住宅,住在裡面都是窮人。」
柯文哲記者會發言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ADSb8YQwY&feature=youtu.be
失言的柯文哲,其實忽略了社宅的居住正義
完整閱讀柯文哲的這一席發言,爭議點其實就不會只是那句「不希望整棟社宅,住在裡面都是窮人。」而是「對於窮人的標籤」,他提到的「萬華平宅」是社會局提供低收入戶的平價住宅,而這些低收入戶本身就是社會上的相對弱勢。柯文哲卻忽略這一事實,還說不希望社宅成貧民窟,踐踏社會住宅實現居住正義的價值。
北市府前都發局局長林洲民則回應,「社會住宅是社會福利的實踐,社會住宅不應『自償』」,並搬出 2014 年柯文哲競選時的市政白皮書打臉柯文哲,當中載明的「每坪五百元」的社宅重要依據。
社會住宅應該抑制房價,而不是替政府賺錢
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則認為,社會住宅有很重要的社會政策目的,就是要破壞現行的越來越漲、越來越高的租金市場機制。且社宅的租金應該達到「天花板」的抑制作用,讓租金落在年輕人可以負擔的水準上,而不是因為房市正好,政府也去當建商。
另外也表示租金應該是在社宅承租人收入的 30% 左右,以明倫社宅 3 房型 4 萬元來說的話,就代表他入住的人月收入可能達 12 萬以上。並提出質疑表示「月收入 12 萬以上的人會是我們社會住宅優先照顧、優先讓他入住的對象嗎?」
所以我說那個「居住正義」呢?
行政院將於今日院會提出「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提出 9 大具體作為,包括強化預售屋稽查、加速實價登錄修法等。此方案由行政院長蘇貞昌作出裁示,告知外界打房的決心,加快居住正義的實現;但也令人懷疑,會不會只是政府口頭上的宣傳,無法有效落實。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時力專欄】高房價是台灣年輕人永遠的痛!不要再說台灣無囤房,用這招打房才最有效
【開箱台北萬隆社會住宅】小小濾網竟要花「半年」才有經費更換!他曝 2 關鍵:只有「繳房租」時像個主人
【洞補到哪去了?】小英總統內政第一個挑戰如何解:社會住宅只蓋了 4.6 萬戶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