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紐時:中國侵略性增強 拜登將延續抗中挺台路線〉。首圖來源:左、右,經編輯合併)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川普和拜登已開始展開交接,其中拜登的團隊中,提名前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出任國務卿,蔡英文曾以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身分訪美,當時她在國務院與布林肯進行長達約 1 小時會談。此外,據中央社報導,新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也曾在 2018 年前來總統府被蔡英文總統接見。
看得出來拜登已經研擬好他的團隊,隨著他上任的時間越近,《紐時》也分析出比起川普,拜登面對台灣而言的好處為何?(責任編輯:連柏翰)
美國總統川普為對抗中國影響力增強,與台灣關係益趨緊密。《紐約時報》分析,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雖然不若川普那般好鬥,但隨著中國在全球侵略性增強,拜登上任後很可能延續抗中挺台路線。
葛來儀:拜登不像川普咄咄逼人,讓台灣成為摩擦點
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發自台北的報導,雖然拜登(Joe Biden)競選期間鮮少提及台灣,他曾表示美國應「硬起來面對中國」,還曾形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惡棍」。而且拜登的交接團隊已與台灣官員接觸。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S. Glaser)表示:「如果中國繼續對台施加軍事與經濟壓力,拜登就必須展現他不會坐視中國霸凌台灣。」
但葛來儀說,預料拜登態度不會像川普(Donald Trump)那般咄咄逼人;她不認為拜登會利用台灣來攻擊習近平,未來不會有故意讓台灣變成摩擦點的作為。
現在川普任期剩下不到 2 個月,仍致力在最後時刻聚焦台灣採取行動,包括上週舉行首屆美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以及計劃派環境保護署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下月訪台。
過去川普的作為吸引台灣支持
《紐時》指出,川普在貿易、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與香港異議人士被打壓等議題上批評中共,在台灣吸引一票忠心支持者。他同意出售武器的動作迅速,上月就批准價值逾 40 億美元的軍售案。2016 年川普當選後決定接蔡英文總統的祝賀電話,打破數十年來的外交慣例,也廣受讚賞。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表示,川普的行動非常實在,若川普對台政策能夠維持,對台灣最好。
拜登駁軟弱對中,示意支持台灣
在台灣,拜登勝選引起一些焦慮感,人們認為他較不願意承擔風險。拜登以曾擔任民主黨籍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副手聞名,而歐巴馬曾被批評挺身對抗習近平的行動不夠。拜登擔任聯邦參議員時,也曾幫助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國際組織,有利中國擴展經濟、影響全球體系。
拜登則駁斥他會屈服於北京壓力的說法。拜登顧問引述他在參議員任內支持 1979 年「台灣關係法」,作為對台承諾的證據。最近他還用其他方式示意支持台灣,例如讓國務卿人選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本月與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對話。
拜登交接團隊一名官員透過聲明表示,拜登「在兩岸議題上會繼續支持符合台灣人民意願和最佳利益的和平解決之道」,「他長期以來都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必須保持堅定、有原則和跨黨派」。
台灣政治人物:拜登有助舒緩局勢
台灣一些在野政治人物也相信,拜登克制的態度可能有助舒緩緊張局勢,避免美中爆發軍事衝突。國民黨立委鄭麗文就形容拜登不魯莽,不是那種想在短時間內做大事的人。
另一方面,雖然拜登呼籲美中加強合作,中國領導階層仍審慎看待由他執掌白宮。根據中國分析家,中國領袖擔心拜登會團結歐亞盟友阻撓北京的全球計畫,還有繼續與台灣深化關係。
上海復旦大學研究美中關係與台灣議題的學者信強表示,即使是在拜登任內,對台基本政策不會有任何翻天覆地的改變;就戰略和戰術而言,中國對拜登、川普都有疑慮。
《紐時》指出,台灣除盼與美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也試圖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等國際組織,都遭受中國反對;許多台灣人表示,唯有在拜登強力支持下,台灣才能維持在國際舞台的合法性、阻止中國進犯。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挺台大將布林肯獲提名美國務卿,曾與蔡英文深談 1 小時,私下是彈吉他音樂玩咖
美戰略專家分享台灣開票影片:「任何人都可監票!」網讚:超透明
【台美又讓中共爆氣?】7 架美軍機現蹤南海曝端倪!《路透》:有望成為近年訪台的「最高階」軍官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紐時:中國侵略性增強 拜登將延續抗中挺台路線〉。首圖來源:左、右,經編輯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