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圖片來源:拜登臉書專頁。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 10 天的緊張時刻。兩黨除了在疫情、外交、人權、種族、環境……等議題上被放大檢視外,許多選民最直接在乎的,往往是「經濟層面」。挑戰現任總統川普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早前就提出要對企業、及富人增稅的政見,強調要補足現今美國國庫短少的上兆美金。
這個政見不僅加深了上層階級「擁護川普」的決心,連美國非裔知名饒舌歌手—— 50 cent 都在社群媒體上高喊:「我才不在乎川普不喜歡黑人,我要投給川普。」但路透社在 10 月 22 日傍晚刊出一篇分析,表示其實拜登的「給企業增稅、給中產減稅」政策對許多大銀行有利!這到底是為什麼?
拜登:「美國不是股票投資者、和對沖基金經理人蓋出來的,美國是由每個中產階級家庭,一起打造出來的。」
拜登的「經濟政策」到底是什麼?
首先,要了解拜登的經濟政策會對老百姓造成什麼影響前,要先知道他到底提出了什麼「前衛概念」:
一、月薪約 3 萬 3 美元以下的人,稅收將不再提升
二、擴大抵免兒童稅金
三、對首次購房者,提出稅收抵免
四、對富人增收 37% 至 39.6%的稅收
五、對大企業、大公司增加 21% 至 28%的稅收
六、修改退休基金制度,讓目前在制度中領最高津貼的公務員,未來退休金恐減少
七、增加國家發起的基礎建設計畫
要知道,美國政壇是個人人都怕被冠上「共產主義」的國家,只要不擁抱「大資本國度」精神,選舉活動往往很難得到太多企業贊助,更不像台灣提出「福利政策」就會備受人民愛戴,所以可以說上述政策對「政壇老人」——拜登本人來說,相當前衛。而上述第四、及第五項對富者的課稅計畫,預計能在未來 10 年內,讓美國國庫增加 4 兆美金的收入。
真的只會減少工作機會、降低 GDP 嗎?
據《經濟日報》分析,上述的拜登經濟政策,將衝擊美國主要科技股,預估也將使標普 500 指數(美國前五百大公司的集合股)中的企業獲利減少 9.2 %。川普的前首席經濟學家—— Casey Mulligan 更大膽預測,這將導致近 300 萬份工作流失、減少美國 4 到 5% 的 GDP。
但全球最大通訊社——《路透社》報導揭露,拜登的經濟政策其實對「美國大型銀行」的利潤的影響不大,而且就算影響,也不太可能會在 2022 前發生。
首先,啟動「基礎建設計畫」(例如蓋公路、蓋大眾運輸系統等)本來就會增加銀行業的貸款營收;再者,當政府啟動「基礎建設計畫」,承辦的公司行號、和其上下游產業,將都能得到穩定的政府端財源,這將大大提升企業行號償還之前因疫情封城下,積欠銀行的房租、等各種貸款的能力。
美國銀行眼下已經因為疫情,累積了超過 6 百億美元的貸款損失。而《路透社》報導中,引述摩根史丹利計算表示,因為上述「銀行能得到償還貸款」的好處,最後銀行將能抵銷約三分之二——拜登提及的「 28 %企業增收稅金」。
拜登的政策真能終結貧富差距?
在拜登的政見下,美國最有錢的「金字塔頂端 1% 人口」,每年將多繳近 30 萬美元的稅金;而「中產階級」每年則平均多繳 260 元美金。但一家金融投資公司 Compass Point Research & Trading 指出,就算拜登和民主黨大獲全勝,擁有許多溫和派的民主黨恐怕也不會讓拜登真的調升「公司及富人稅收」到這麼高的地步,因為這會減緩在疫情下,已經停滯的經濟活動。
簡而言之,不論大企業和富豪稅收到底會升幾%、老百姓的稅可以少幾%,這前提都是拜登真的有當選、民主黨真的席次過半,這才有可能發生。且據報導中的華盛頓專家所言,在這項政策啟動之前,拜登和民主黨還有全民健保、種族不平等、貧富差距、環境保護……等各種對他們來說更為棘手的議題,排在前面要討論。

上下圖分別為 1980 及 2018 兩年美國稅收的曲線。從左到右為「最貧窮-最富有」衡量 。可以看見因為川普的「減稅措施」,富豪的課稅在 2018 年已到歷史新低點 。圖片來源:擷取自《紐約時報》。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臉書該保持「無條件自由」嗎】堅守假新聞底線!調降拜登「通烏門」演算法,馬克祖克柏卻遭傳喚
【美版「鄉村包圍城市」】拜登民調領先卻危機四伏!2 原因分析:選舉制度對共和黨更有利
【台灣不能不關注的另一場 2020 大選】川普民調再創歷史新低,拜登若贏台灣將如何?
參考資料
《路透社》:Biden tax increase might not be so bad for big banks
《CNN》: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Joe Biden’s tax plan
《經濟日報》:拜登喊增公司稅 衝擊科技股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拜登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