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如何應付中國 華郵評論:捷克給歐洲上了一課 〉。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捷克為歐洲少數參與一帶一路國家之一,現任的總統亦親中,目的即希望獲取中國更多的投資額。然而,日前斯洛伐克學者指出,中國對捷克產業投資的承諾全是信口開河。

反觀台灣,光是在捷克製造業投資的金額,就比中國多了 14 倍,在電子資通訊產業亦創造逾 2 萬 3 千個就業機會。(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捷克參院議長維特齊大陣仗訪台,遭中方威脅恫嚇。華盛頓郵報一篇評論文章表示,捷克已清醒看見中國真面目,對中作法也由過去利益導向漸轉為以道德價值取向,為歐洲他國上了一課。

捷克參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日前率領 89 人訪問團抵達台灣訪問。當時正在歐洲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公開威脅表示,要讓維特齊為自己「短視行為和政治投機付出沈重代價」,一番話引起鄰國斯洛伐克、德國、法國、歐盟與美國等國撻伐。

曾於捷克總統辦公室任職、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學者羅和(Dalibor Roháč)今天以「如何應付中國?捷克人給歐洲上了一課」為題,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撰文分享捷克過去與中國往來的經驗。

捷克現任總統親中,望獲中國投資

羅和指出,中捷關係過去數十年有很大轉變。捷克現任總統齊曼(Milos Zeman)在職期間已訪問中國 5 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2016 年 3 月訪問捷克首都布拉格時,齊曼也以有史以來最高規格接待。

羅和表示,相較之下,2011 年逝世的捷克首任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與齊曼的對中立場大相逕庭;哈維爾時常大方展現他與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好情誼,讓中國官員氣到不行。

在捷克國內,羅和指出,反中人士過去常點名中國不良人權紀錄,但遭實務派人士批評太天真。捷克實務派認為,高道德姿態不該成為中國投資與雙邊貿易發展的阻礙,中國華信能源(CEFC)總裁葉簡明甚至被任命為齊曼的經濟顧問。

台灣投資額高 14 倍,學者籲歐洲看清中國

不過,羅和說,中方所承諾的豐碩商業機會從未實現。中國華信能源雖投資捷克足球俱樂部與啤酒廠不小數目,但光是台灣公司在捷克製造業所投資的金額,就高達中國 14 倍之多。

羅和諷刺地說:「看來天真的那方,並非遵從哈維爾以道德規範為核心來應付中國的人士,而是那些相信中國承諾的人。」

羅和表示,葉簡明 2018 年在中國失勢後,繼而削弱齊曼身邊的商業利益網絡,捷克大眾也對中國多所批評。他引述相關民調指出,捷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甚至低於對俄羅斯的好感度,更有 71% 的捷克民眾怪罪是北京隱匿,才導致武漢肺炎疫情傳播開來。

羅和指出,捷克經驗證明,以道德規範、價值為基礎來應付中國的代價,比歐洲其他國家頻在「夥伴」與「制度性競爭對手」間游移的代價小得多。「捷克人已經開始清醒,歐洲其他國家要多久才會醒來?」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路過但不要錯過!】「爸辣」、「敢嬤尬駱離」看得懂?台灣還有哪些有梗又親切的攤販標語

【友台國家有望再 +1】中國做山寨機又覬覦北極能源,加國總理候選人霸氣宣示:「我將槓上中國」!

【要當台灣人很不簡單】被誤認拿假護照、轉機被拘留,那些台灣人遇到的「機場鳥事」你中了幾個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如何應付中國 華郵評論:捷克給歐洲上了一課 〉。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