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中印邊境暴力事件原來是兩強衝突的主體,但現在反而成為經濟上互別苗頭的導火線。印度政府下令,國內基礎建設非常願意與外國合作或歡迎投資,但不准「中國企業」參與。

而雖然不靠中國錢和原物料恐讓根基仍不穩的印度經濟,遭受一定程度的衝擊和傷害,但看看身邊的斯里蘭卡,接受中國投資基礎建設到最後,蓋一蓋,港口、公路就變成中國的了,儼然變相成為殖民地。拒絕鉅額投資固然令人扼腕,但天下當然沒有白吃的午餐,中國的善意背後是否藏著屠刀,只有印度自己最知道。(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flickr

印度政府正逐步擴大在經濟上抵制中國。印度政府主管公路興建的部長今天表示,印度將不允許中國企業及合資企業參與印度道路與高速公路建設。

印度中央政府前晚才宣布,禁止使用中國 59 種行動裝置軟體,作為在經濟上抵制中國的策略之一。

印度尋求外資興建道路,但不准中企參與

印度道路交通與高速公路部長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在接受印度新聞信託社(PTI)專訪時,針對中印部隊最近在拉達克暴力對峙,導致 20 名印度軍人死亡後的經濟措施做了說明,並證實印度海關逐項檢查從中國進口的貨物是「開創性的改革措施」。

加德卡里指出,印度政府將宣布新政策,不允許中國企業,或擁有中國企業合作夥伴的合資企業參與印度的公路和高速公路興建案。

他說,新政策將放寬印度企業擴大參與公路、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資格。同時,招標中和未來招標的公路與高速公路興建案中將實施這項新政策。

加德卡里表示,政府正在對基礎建設標案的參與資格規範進行合理化工作,確保印度企業不需要與外國合作夥伴簽訂協議,就可爭取及取得道路興建標案。

他還強調,即使印度必須在技術、諮詢和設計領域尋求外國協助或合資興建,「我們也不會允許中國企業參與」。

禁中資和原物料,反傷害印度產業鏈

此外,加德卡里談到,為提升技術、研究、諮詢和其他工作水準,印度鼓勵外國投資中小企業或與印度中小企業合資,但不歡迎中國企業。

至於印度海關逐項檢查從中國進口貨物,導致大批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堆積在碼頭與機場倉庫,加德卡里解釋,印度的港口沒有任意停止貨物通關,政府正在採取「開創性的改革措施」幫助中小微型企業實現印度自給自足。

加德卡里表示,這是個很好的步驟,政府不鼓勵從中國進口商品,並朝向自力更生方向邁開大步。

不過,加德卡里說,對現今局勢形成之前的 2 、 3 個月,已登記申請通關的貨物,他已敦促有關部門加快清關速度。

農民與貿易商團體代表向加德卡里反應,進口的農業設備在港口遭延遲通關後,加德卡里已致函印度財政部長希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和商工部長戈雅(Piyush Goyal),要求早日讓這些貨物清關。

如同印度過去任意調高稅率逼迫一些製造業轉移到印度製造的結果一樣,印度這次在清奈、維沙哈巴南(Visakhapatnam)等港口逐項檢查中國進口的貨物,反而傷害印度企業與經濟,因為許多電子、汽車製造的零組件及藥物原料,印度沒有生產,必須從中國進口。

印度藥品出口促進委員會主席杜艾(Dinesh Dua)說,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在海關已經 5 天,當局沒有清關,也沒有任何理由;他的公司必須每天支付 35 萬盧比(約新台幣 14 萬元)貨櫃延滯費。但除了中國,沒有其他替代商源。

推薦閱讀

【你也用了不安全中國軟體嗎】印度禁 59 種中國通訊、手遊 APP,當地媒體嗆:現在知道了吧

【習近平的打印度陰謀】中國一步步吃掉印度邊境,丟石頭、狼牙棒是為「收復領土」鋪路?

【太扯!買武器居然能買錯?】印度撒 230 億買俄國戰機卻不實用,美記者:恐是政治考量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擴大經濟抵制中國 印度拒中資參與道路建設〉。首圖來源:flickr,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