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針對維護中印邊境安寧,雖然中國和印度兩國對邊界的認知有分歧,維持邊界和平仍是雙方共識,因此過去 45 年來,兩國建立了多層級的對話機制,設法在協商邊境事務上保持理性。

但這樣的默契卻毀於 15 日的越界行動,推測是為了釋放新的訊號,然而這隱晦的訊息,極有可能造成雙方誤判情勢,而發動不利於維持和平的行動,進一步打亂背後錯綜複雜的權力平衡,包含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軍事同盟、印度近年向美國靠攏,而中、美也可能藉由檯面上的邊境衝突開闢戰場,讓衝突升級,毀掉半個世界。(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左圖取自The India Express,右圖取自khoa bui,經編輯合成。

印度與中國部隊 15 日晚在拉達克發生暴力衝突,印度陸軍 16 日晚間表示,又有 17 名軍人死亡,死亡總數達到 20 人;印度外交部也發表聲明,譴責中國試圖改變現狀導致這起衝突。

中印邊境衝突升溫,雙方各有死傷20人

印度陸軍晚間發出聲明說,15日晚在對峙地點執行任務受到重傷,並在高海拔地區暴露於攝氏零度以下的17名陸軍士兵,傷重不治,讓這起衝突的印度陸軍死亡人數達到20人。

印度陸軍稍早的聲明說,印度與中國部隊15日晚在拉達克加萬谷(Galwan Valley)發生暴力對峙事件,雙方都有人員傷亡,印度方面有1名軍官和2名士兵喪生,「雙方高階軍官正在開會以緩和局勢」。

這3名首先在中印拉達克對峙衝突中喪生的死者,分別是部隊上校指揮官巴布(B Santosh Babu)和兩名士兵帕拉尼(Havildar Palani)、歐吉哈(Sepoy Ojha)。

至於中國部隊的死傷人數,Zee News晚間報導,中國部隊也約20人死亡。但這項消息未獲得中國或印度官方的證實。

兩國邊境線的共識分歧,軍方衝突升級但無開槍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斯里瓦斯塔瓦(Anurag Srivastava)16日晚發表聲明,駁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控這起事件是印度部隊「兩次越過邊境線挑釁和攻擊中方人員」,他指控是中國「偏離了兩國共識,沒有尊重在加萬谷的實際控制線(LAC)」。

斯里瓦斯塔瓦在聲明中說,由於中國「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雙方在15日深夜發生了暴力對峙,導致雙方人員傷亡。

但印度外交部並未說明中國如何單方面改變現狀。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引述不具名的官員透露,可能是中國部隊在加萬谷實際控制線印度這一側設立觀察哨站,印度部隊前往移除觀察哨站,結果演變為互擲石塊和使用棍棒攻擊對方的暴力衝突。

熟悉內情的人士說,中國士兵持棍棒攻擊印度官兵,印度指揮官受傷倒地後,更多士兵湧向衝突地點,並投擲石塊,中國方面又召來部隊增援,雙方相互攻擊數個小時,但沒有人開槍。

多年來邊境衝突不斷,雙方高層籲恪守邊境安寧

這是中國部隊1975年在阿魯納查省(Arunachal Pradesh,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藏南地區)開槍打死4名印度士兵後,45年來首次發生在中印部隊衝突中印度軍人死亡的事件。

中印部隊多年來已有多次因對實際控制線的認知不同,而在邊境發生互擲石塊和鬥毆的暴力衝突事件,包括雙方5月初在拉達克和錫金的鬥毆事件,進而引發雙方部隊在拉達克對峙迄今,但在15日晚發生衝突之前,均無人因此喪生。

印度外交部的聲明強調,如果中國恪遵兩國高層達成的協議,雙方可以避免人員傷亡。

印度總理莫迪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兩次的中印非正式領袖高峰會達成共識,雙方必須維護邊境和平與安寧,應避免分歧變成紛爭。

中印雙方軍團指揮官在6日舉行的會談中也達成和平解決爭端的共識。

事實上,雙方為解決這次長達1個多月的拉達克對峙事件,本週起正展開軍事與外交會談,15日也有準將層級和上校層級的會談分別在加萬谷和拉達克班公錯湖(Pangong Tso lake)兩個對峙點舉行。

推薦閱讀

【2021 收復台灣等爭議領土】共軍 4 個月入侵中印邊界 170 次,專家:習近平趁疫情推「中國夢」

【快來乾一杯】不被「一中原則」綁架!台灣數位外交用「奶茶」跟印度當麻吉

【中國與世界為敵之印度篇】《三個傻瓜》原型工程師號召「刪抖音」,批中共靠侵略他國來掩蓋內政問題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中印部隊邊界衝突 印度官兵增至20死 〉。首圖來源:左圖取自The India Express,右圖取自khoa bui,經編輯合成。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