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向來有自行車王國的別稱,據經濟部表示,台灣自行車 2018 年出口額突破 32 億美元,成長率增長 14% 以上,電動自行車產值更突破百億元,達 109.29 億元,年增 50.22%。

今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歐美國家為了避免人們使用公眾運輸造成群聚,同時又要避免路上塞車,於是開始鼓勵人們走路或者騎單車。台灣自行車產業的商機就此浮現,業者表示近期都忙不過來了。(責任編輯:連柏翰)

疫情之下單車需求提升,台灣訂單接到滿。

疫情之下單車需求提升,台灣訂單接到滿。圖片來源:pixabaywiki,經編輯合併。

歐美由於疫情街道空曠,加上人們長期足不出戶出現幽閉煩躁症,以及疫情令人憂心通勤問題,以致自行車需求大增,台灣自行車工廠訂單隨之劇增,急忙大批生產新車。

法新社報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使全球陷入經濟衰退,重創許多產業,但自行車業卻進入榮景時期,讓台灣賺取一大額外獲利。台灣是引領全球的自行車生產國,透過及早抗疫,成功避免大規模封鎖。

台灣品牌捷安特迅速回應需求

全球自行車龍頭、以捷安特(Giant)品牌聞名的台灣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表示,巨大近幾個月來忙得暈頭轉向。

杜綉珍上週在捷安特台中新總部告訴法新社:「我們看到發生什麼,然後我們迅速回應。」「我們動員旗下公司,包括我們的工廠及銷售公司…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歐美的自行車製造商訂單增加

據報導,在歐洲與北美各地,經銷商的自行車貨架已經空了,民眾大排長龍等待重新供貨,自行車製造商的訂單持續增加。

英國自行車業者協會(Association of Cycle Traders)指出,約有 2 萬台等候生產和運送的自行車已賣出或被預購。

在美國,根據市場追蹤公司 NPD 集團(NPD Group),通勤和健身自行車 3 月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加 66%,休閒自行車躍增 121%,電動自行車增長 85%。

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工會秘書長張蕙娟指出,在第 1 季疫情首度散播時,製造商起先因為訂單取消或延後而受創,但需求隨後回升。

張蕙娟告訴法新社:「我們看到緊急訂單或甚至恐慌性購買。」「台灣兩大自行車製造商的訂單都已排至年底。」

推薦閱讀

【台灣水嘎安捏】《CNN》評全球前十美自行車道就在台灣!疫情趨緩,放假給它騎起來!

塑膠垃圾不用再往垃圾掩埋場堆了──荷蘭打造全球首條「塑膠」自行車道

騎車是為了把被遺棄的人生繼續活下去--亞運自行車后蕭美玉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疫情改變歐美通勤習慣 台灣自行車訂單排到年底〉。首圖來源:pixabaywiki,經編輯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