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一頭亮金色亂髮、被外界稱作「英國川普」的英國首相強生, 鮮明的人格特質、和「三天一失言、五天一失態」的言行舉止,讓全世界媒體從脫歐前、他當上首相前,目光就都關注到這號人物身上。
標準的上流菁英,從童年時就說要當「世界之王」
據《衛報》報導,強生其實出生在美國紐約上東區!是 4 年前( 2016 )才放棄美國國籍的。14 歲之前,他就隨父母搬了 32 次家,他的母親當時年紀輕輕才 20 出頭,就為了陪伴強生的貴族父親,放棄了她自己在牛津大學的學業。或許後來幾年因為母親的生病住院,強生也間接學會,要自己照顧自己。
本來小名是「艾爾」( Al 是強生名字第一個字 Alexander 的縮寫)的強生,承襲著許多名門血脈,當中還包括英國國王喬治二世血統,但兒時,強生曾因為土耳其裔的血統,曾被同輩嘲諷過,後來在進入英國王子念的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後,少年時代的強生,才開始用中間名 Boris 稱呼自己,並極力塑造出一種「古怪的英式風格」,或許,也算某種程度上的自我保護。而早在這個時期開始,就可以看出強生用「特異獨行」包裝自己成為校內知名人物的特質。
強生跟許多英國政壇明星一樣,唸名校牛津大學。主修古典學的他,期間曾參加許多左派菁英都會加入的辯論社,還在社團內當到主席。有趣的是,英國前首相卡麥隆,也一樣參加過這個社團,也當過這個社團主席,儘管政治上意見不同,兩人算是從同窗時期就結識的好麻吉。奇妙的是,這個青年社團思想多傾向左派,與後來強生站在右派,支持的政策和他年輕時關注的面相顯得衝突。
從牛津大學畢業後,強生至《泰晤士報》當記者,但因為假造一段引言,被當時主編炒魷魚,但如此「打破規矩」或「遊走規範邊界」的舉動還不只一次;強生在《 GQ 》擔任汽車版專欄作家時,他的前編輯也時常抱怨,這位上流貴族,時常要求「過量且不合理」的免費停車票卷。強生種種懶散或恣意妄為的性格,在他一出社會就看得出來。
離開嚴肅的平面媒體後,強生抓緊機會,往電視名人圈走,生涯也開始平步青雲。強生參與了喜劇脫口秀等節目,與川普一樣,在英國社會享有知名度,是個「電視明星」。總是口無遮攔且「獨樹一幟」的他,還有許多外遇的花邊新聞,讓衛報等多家英國媒體都認為,「這種人崛起,對英國是場災難」。
標準的政客和小丑,整個倫敦都是他的伸展台
這位電視節目出生的英國首相,早年因為撰文抱持著「歐洲懷疑主義」(「歐洲懷疑主義」是「親歐洲主義」的相反,即反對歐洲一體化的意識形態),還受時任首相柴契爾夫人喜愛。只不過他從政後,外界對他的評價真的不像柴契爾給的那麼高。
2008 年,強生當上倫敦市長,一直到 2016 年卸任之後,生性挑惕的當地市民,對這位有雙重國籍的市長,支持率都有過半的 52 %,然而最特別的是,喜歡他、和討厭他的人理由卻都一樣:覺得這個人「太搞笑、太綜藝」。

英國首相強生風趣形象流傳各大媒體。圖片來源:ABC News、Deccan Herald、Daily Mail、及London Loves Property合圖。
強生的確總能搶佔各大媒體版面,爭議性話題也不斷。例如他曾承認吸過毒、直說不想去紐約就怕碰到川普、也在日本踢足球時認真把小孩撞倒在地、或說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是因為有肯亞血脈才討厭英國……等,而他種族歧視、及不尊重女性的言論多到讓大家見怪不怪,但不得不說他厲害的是,在鏡頭前真的「很會表現」,例如當他卡在故障的高空鋼索時,也不忘自嘲和人民互動,親民的程度,讓民眾甚至稱倫敦的自行車系統為「強生單車 Boris Bike 」(強生當市長時曾表示為了身體健康,以騎腳踏車通勤)。
強生所屬黨派,隸屬中間偏右的保守黨,但不知道是因為大學社團的薰陶,還是受第二任妻子左傾的政治傾向影響,他其實有少許的政見跟工黨(左派)相對接近,例如他就支持大學學費應該減免。
強生選擇的立場,向來不是政治立場、黨派意見、而是「民眾會愛什麼」?
《NBC》曾有一段專訪是強生說:「不要懷疑,我打從心裡是一位中間偏右派,是支持進步、現代化的保守黨員。因為這才是你贏的地方嘛,這才是我們大多數人喜歡的啊。」可見強生立場在哪裡,全看民眾愛什麼而決定。
是強生造民粹?還是民粹造強生?
《經濟學人》曾報導,強生最愛的電影是《教父》,其中復仇的情節更是他的最愛。而強生一上任首相,的確也掀起一場政治風暴,把不信任他的、不重要的人全部洗牌換掉,剩下的都是聽話的「yes man」、或是在執政議題上,被強生認為是優先次序的相關人員。當時不僅多位內閣相繼辭職,其中待不下去的人,還包括自己的弟弟 Jo Johnson。
在英國政治社會裡,財政部若與首相府意見分裂,就會被視為首相權力被削弱、被箝制,所以當強生一上任,第一個工作就是逼走財政部長。強生當時跟時任財政部長聲明,「要是想留任,你就必須解雇你的多名手下」。這種當面被洗臉的方式,當然讓時任財政部長拂袖而去,強生成功地把內閣全都換成自己人馬。
然而,《經濟學人》認為,強生集結權力並非壞事,甚至可說做得還不夠,因為他現在要面對的是史無前例的脫歐。只是強生一上台,首先選擇的戰場,不是好好處理脫歐事務,卻是與法官和媒體開打。這樣一個脫序的政客和小丑,為什麼能穩坐首相寶座?
英國沈積多年的經濟與社會問題,可能才是造就強生的原因。脫歐前的那幾年,英國民眾眼看著歐債問題不斷、國內失業率不減、數百萬的東歐移民又不斷湧入英國,很容易就會把所有問題連在一起,認為就是因為英國加入歐盟,才會這麼慘,這樣的態勢在英國形成一種「怪給別人就對了」的民粹氣氛。而強生所屬的脫歐派,也非常善於「操作」這種氣氛。
強身本人的各種人設包裝,也都直接戳中底層民眾的痛處。例如帶有土耳其血統的他,當時跟著脫歐派瘋喊「不要土耳其人加入歐盟」;且一個精通政策的他,一定知道拿回歐盟費用,不等於能把這些錢加到英國健保體系,但他還是隨民眾一起亂喊「拿回我們的 3 億 5 千萬」這種口號。種種「英國優先」的民粹操作手法,把英國民眾情緒渲染的相當飽滿,兩派對立的嚴重情況,甚至還釀出人命。
贏得現在的人氣,然後呢?
《經濟學人》點破強生操作民粹情緒的風險。因為事實上,在全球多變化主義的時代裡,全球聯盟、或跨國合作本來就不會都讓所有人滿意,必要的妥協退讓才有可能達成,強生瘋狂強調要「走自己的路」,莫非最後是要走成像北韓一樣遺世而獨立嗎?把民粹操作到強弩之末,只會將英國的路越走越窄。就連一樣是右派保守黨的強生父親,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直接打臉兒子,表明要在脫歐完成後,申請作法國公民。
接下來,英國還將面臨更多風險,包括沒有歐盟的席次英國,該怎麼發出聲音掌控人們最在意的「經濟產業問題」?倫敦作為「世界第 2 大金融中心」的地位該何去何從?若英國在歐洲投資有任何風險時,是不是又只能讓國內民眾自己承擔,無法主動箝制歐洲市場?
「強生派系」雖然有提議想跟加拿大一樣,用一份「雙邊關稅優惠」的類似條款,就可以變成只跟歐洲談經濟、不談政治,但事實沒有這麼簡單。當初加拿大跟歐盟的關稅協議,可是談了 7 年之久,且加拿大依賴歐盟市場的程度,可不能跟英國相提並論。歐盟若真的同意讓英國只負責退出和撈錢,又怎麼可能管住其他會員國?
其實脫歐後續問題,絕對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是非題,在強生解決完眼前疫情危機後,緊接著迎面等著他的,會是被重創的經濟,以及等待復甦、卻沒有其最大市場——歐盟,貿易協定的一場亂局。因「民粹情緒而起」的非典首相強生,到底會把大英帝國帶到哪裡去?英國會不會變成一個跟強生一樣「滿是衝突」的特異獨行之國?
(以下是一段強生在脫歐時的競選影片,其中橋段模仿英國知名電影《愛是您,愛是我》在當時成功吸引民眾注意。)
推薦閱讀
【強生背後的那個男人】英國政壇掀起滔天浪!脫歐政治奇才人生比電影還奇葩?
【英國爆出核彈等級外交決策】五年內承認台灣!英國將可能以軍事手段捍衛台灣安全
【英國面臨 300 年最嚴重衰退】比二次大戰更慘!沒有邱吉爾的英國,可能迎來華為「以毒攻毒」
參考資料
《Channel 4 News》:What does Boris Johnson’s election win mean for Brexit?
《衛報》:The 10 ages of Boris Johnson: a guide to his road to power
《經濟學人》:Britain’s imperial prime minister
《經濟學人》:Rishi Sunak is Britain’s new 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ABC News、Deccan Herald、Daily Mail、及London Loves Property 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