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選這篇文章】
離岸風電產業是主要的「未來行業」之一,而台灣有機會成為該產業第二批國際領航者,而且專家預測,繼中國之後,台灣有望成為「亞洲第二大」離岸風電市場。
而此次引進的SG 14- 222 DD離岸風機是亞太第一座新款風機,不僅與國際大廠合作,風機也將在台灣本地生產,可以有效鞏固台灣在亞太區離岸風電發展的領導地位。(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取自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
海龍海龍2號將引進西門子歌美颯新款風機,西門子歌美颯表示,單隻風機裝置容量達14MW,風機將採本土化生產,也是亞太地區首座風場引進該款風機。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由北陸能源、玉山能源及三井物產共同投資開發,計畫包含海龍2號及3號2座風場,離岸風場均位在彰化外海。
台灣獨步亞太,引進最新型離岸風機
西門子歌美颯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新型SG 14- 222 DD離岸風機將成為海龍2號的首選風機,也是亞太地區首次引進這款風機。SG 14- 222 DD離岸風機單隻裝置容量為14MW,直徑達222公尺,且將在台灣本地生產。另外,海龍離岸風電計畫總裝置容量1044MW,目前評估全面導入西門子歌美颯最新型風機的可能性。
西門子歌美颯指出,台中港組裝廠將成為這隻風機技術中心,將有效鞏固台灣在亞太區離岸風電發展的領導地位。
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總部董事長史汀柏格(Niels Steenberg)指出,非常自豪與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成為合作夥伴,實現打造台灣成為離岸風電產業聚落的願景。
台灣廠商跨國合作,在地佈局海事測量最新技術
另外,國際海洋宣布與地質測量公司Fugro合作,共同執行海龍離岸風電計畫的地質鑽探工程,並在台成立合資公司, 引進最新海事測量技術。
國際海洋表示,合約的亮點是2艘大型工作船,一是國際海洋提前布局引進台灣的動態定位系統工作船,可根據海流進行動態調整、快速定位,以協助鑽探團隊取得最精準的資料;另一艘則是合作夥伴Fugro旗下的專門地質鑽探船,補足國內專業大型船的缺口。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EPCI總監岳慕駒說,將持續與在地專業廠商合作,深耕國產化供應鏈,同時尋找更多支持國產化政策的機會。
推薦閱讀
【台灣終於擁有全世界都渴望的東西】別人花 20 年做離岸風電,台灣要如何 5 年就做到?
【再增資!外企投資台灣近 400 億】Goolge 再投 260 億蓋台第二座資料中心,丹麥商加碼百億挺台「離岸風電」
經濟部秀出發展離岸風電 6 大效益,但為什麼還是那麼難推動?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海龍2號引進西門子新款風機 將採本土生產。首圖來源:取自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