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編輯檯好書推薦:《大人們的餐桌‧中華篇》】
最適合閱讀本書的讀者:本書透過政治人物在餐桌上的飲食生活習慣,勾勒出大眾陌生的人物個性;而留名歷史的宴席與峰會,更透露出溢於言表的幕後內情與弦外之音。
> 到博客來找這本書
「治大國,若烹小鮮。」—— 台灣最會烹飪的總統是誰?
總統蔡英文的好手藝不只獲得國、內外記者們的肯定,更曾登上電視節目。此外,蔡英文日前上「唐綺陽談星室」宣傳在地農產品時,也表示會煮飯是為了「餵飽自己」。究竟,蔡英文有多會煮,哪道菜又最深受總統喜愛?一起來看。(選書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總統蔡英文臉書粉專。
文/蔡子強
老子曾說過:「治大國,若烹小鮮。」那麼究竟又有哪些台灣總統是會煮飯燒菜的?
前面提過,蔣介石偶爾會在郊遊時親自動手炒飯,而馬英九亦曾經當眾表演煮牛肉麵,但相信他們的廚藝,都比不上蔡英文。
「小英不單是史上最會吃的黨主席,也是史上最愛做菜的元首」
曾經有位民進黨黨工戲言,說小英不單是史上最會吃的黨主席,也是史上最愛做菜的元首,柯P一到她家就吃得沒頭沒腦。我相信這句話或多或少有跨張和吹捧成分,但蔡英文懂得下廚,卻是不爭的事實。
小英曾笑說,當年卸下陸委會主席後那「失業的半年」,開心過著普通人的家居生活,那時她也做菜給家人吃,為此她買了一套全新的鍋具、一套自己喜歡的碗碟,以便親自下廚,每次從洗菜開始到下鍋炒,足足要花上兩、三個小時,但能夠做出滿滿一桌菜,一家人大快朵頤,享受輕鬆的時光,便十分快樂。
大家可能認為口說無憑,那究竟有沒有外人親眼見證過小英下廚呢?
《時代雜誌》記者寫下目睹蔡英文下廚的一幕
二○一五年六月,美國《時代雜誌》的駐京記者,特地飛台上門訪問這位即將面臨台灣總統選舉的大熱門,蔡英文稍稍露一手,親自為這位記者準備早餐,並打趣說:「返北京後告訴他們你曾經被台灣的下任總統款待過。」(Go back to Beijing and tell them you were served by the next President of Taiwan.)讀者可能好奇,那麼蔡英文又煮了甚麼當早餐呢?這位《時代雜誌》記者寫下親自目睹小英下廚的一幕:
蔡英文正在做早餐。
這位總統候選人打了五個蛋,和著平底鍋裡面的培根一起吱吱作響,再把一片片白色的厚片吐司疊起來。料理手法學自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但是她忍不住要說,烹調食材屬於最純粹的台灣原料。
培根來自「快樂豬」農場,距離她那簡單卻有品味的公寓不遠,而麵包是從她家附近的烘培坊買來的。她遞了一顆橘子給我,用英文跟我說:「有機的!當然也是在地的。」
原來煎蛋、煙燻肉、吐司、水果,是最普通不過的英美早餐,可能因為蔡到過英國留學,也可能因為來的是美國記者。但至於甚麼是「傑米奧利佛」料理手法,文中卻沒有解釋或介紹。但如果以為小英只懂得煎兩隻蛋、煎兩塊培根,僅此而已,那就未免太小看她了。
上電視開火烤烏魚子!蔡英文的好廚藝抓住幕僚的胃
有一次,小英在她常去的餐廳,就是那間在她住處附近的「田園台菜海鮮」餐廳,跟記者吃飯訪談,席間記者起鬨,要小英表演一下廚藝,於是即席借了店家的廚房,再次展露了一手,炒了一碟新鮮熱辣的「櫻花蝦高麗菜」,讓記者吃得讚不絕口。這還不止,小英還上過電視表演廚藝。
二○一一年新春,小英身為民進黨主席向大家拜年的影片中,與大家分享了烏魚子的烹調方法。她說因為其老家屏東是盛產烏魚子的地方,因此她每年都收到大量從家鄉送來很好的烏魚子,所以每年新春最重要的一道菜,就是烤烏魚子。她在螢幕前,把作法娓娓道來。首先用酒把烏魚子擦乾淨,然後用爐火烤,她說她用的是電爐,但用碳爐也可以,但一定要火力夠,稍微烤一下就可以,不要烤過頭。
上述影片中,她還是光說沒做,但媒體又豈會如此輕易放過她,到了二○一六年年初,她終於親自上陣,由電視台TVBS 拍攝,她在家中親自下廚,邀請其核心幕僚到她家中吃飯的窩心一幕,節目主播還加了「畫龍點睛」的一句:「在這裡(廚房),她抓住了幕僚的胃,也抓住了他們的心。」
小英先用威士忌把烏魚子擦乾淨,再拿去烤,她嫌該爐火力不夠,於是還索性放在火上而非鍋上去烤,當被記者問到怎知道烏魚子幾時烤好,她還充滿自信的說:「這就看你的功夫和火候了。」烤好後,她叫記者聞一下,說是不是很香,還對著鏡頭說:「鏡頭可以聞得出來嗎?」
之後,她再表演刀功,還說她小時候爸爸請客,負責切的人就是她。鏡頭前饞嘴的她,邊切邊吃,還淘氣的說,通常客人都是吃她吃剩的。最後她還一片一片的擺盤。看她每下手勢都頭頭是道,全無雞手鴨腳。在同一個節目中,她不單止烤烏魚子,還煮了兩大鍋東西來奉客,一鍋是咖哩雞,另一鍋是芥頭菜,有魚有肉有菜,再加上有湯汁配白飯,這確是配搭十分平衡的一餐,足見小英大廚的心思,一眾幕僚都吃得津津有味。
據說,除了前述烤烏魚子、咖哩雞兩味之外,煎牛排、義大利麵食、烤春雞等,都是小英大廚的拿手好菜。不過後三味都是西餐,似乎小英也不脫西洋留學生的本色。
節目中也為大家揭開平常大家沒有機會看到的小英廚房面紗,首先整個廚房都是白色,符合小英的簡約風格。小英還得意的向大家展示,本來報廢的電腦,拆下螢幕,再接上機上盒和喇叭,便成了一部電視,可以讓她燒飯做菜時看劇,據說她尤其喜愛諸如《明成皇后》等歷史劇。
《壹周刊》亦介紹過小英廚房的其他祕密。首先,小英說傑米奧利佛這位英倫帥氣名廚,是她廚房裡的偶像,因此毫不意外地,由傑米奧利佛推薦的法國 Tefal 不沾鍋,以及 LE CREUSET 琺瑯鑄鐵鍋,就是她廚房裡的祕密武器;另外,小英也是杯子狂,家裡有一整櫃都是用來放各式各樣的杯子,據說她在倫敦拿到博士學位時,獎勵自己的方法,也是買了一套英國傳統杯具送給自己作禮物;之外,小英也是一個咖啡狂,家裡最常用到的,就是一部美式咖啡機,她會現磨咖啡豆,沖出一杯最新鮮的咖啡;最後,料理桌上常常用到的,就是一把義大利麵料理夾,無論煮義大利麵,又或是前述的烤烏魚子,她都會用上。
背後有洋蔥!蔡英文最難忘的菜是「洋蔥炒蛋」
但見慣世面,自己又懂得下廚的蔡英文,有沒有甚麼難忘菜式呢?她在自傳中透露,有一道讓她自己難忘的菜式,並不是甚麼山珍海錯,也不是甚麼鮑參翅肚,而是一道普通不過的家常菜:洋蔥炒蛋。為甚麼平凡如炒蛋,也會讓她如此難忘呢?
原來,洋蔥是蔡英文家鄉屏東的特產。雖然她父親後來遷居台北,而她自己也在台北出生,但年幼時,從家鄉來探訪的親戚,總會帶些土產洋蔥來作伴手禮,所以家裡從不缺洋蔥。
這些洋蔥品種繁多,有甘甜爽脆,也有辛辣夠勁。她父親最愛吃的,就是以家鄉洋蔥來作的炒蛋。
至於家裡的小朋友包括小蔡自己,卻對洋蔥無可無不可,至少沒有像她父親般狂熱。她還說了一個笑話,說父親以前除了資助家鄉屏東的棒球隊之外,每次棒球隊的人來台北找他幫忙,他都會熱情款待,有一次,又有一位棒球隊小球員到來,父親又一如以往的熱情款待,當問對方想吃甚麼時,不知對方是否早聞其名,竟然說:「甚麼都可以!但拜託不要給我洋蔥炒蛋!」
畢竟,小朋友的口味跟成年人往往不盡相同。但如果小英年幼時是對洋蔥是無可無不可的話,那麼為何她又會對洋蔥炒蛋戀戀不忘呢?
話說,她家裡一向是由她母親做飯,有一天,母親不在家,只有她和父親兩人在家,到了吃飯時間,才發現母親也沒有安排,父女倆面面相覷,這時她肚子更發出「咕嚕」的一聲,父親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自己走進廚房。
沒多久,父親端出了一盤洋蔥炒蛋,小蔡那時只覺這盤炒蛋香氣四溢,父女倆找出前一餐沒吃完的剩飯,以這道菜吃完那餐飯。
蔡英文說,這是她爸爸唯一為她做過的一道菜。記憶中,那道洋蔥炒蛋的味道很香、很好吃,到現在還記得洋蔥和蛋的香味。
這道洋蔥炒蛋之所以好吃,或許是因為,肚餓本來就是最好的調味料,但亦可能因為,那是小英爸爸唯一為她做過的一道菜,洋溢了對父親的一份獨特記憶,而且,當天也只有父女倆人獨處,那種安安靜靜的溫馨,也融入洋蔥炒蛋的味道當中。
正如小英說,這就是幸福的滋味。

> 到博客來找這本書
推薦閱讀
【李登輝是吃貨、馬英九是甜食控?】從蔣介石到蔡英文,5 張國宴菜單看出台灣民主軌跡
【差點成現場唯一致詞外國元首】蔡總統秀國旗發表「空中」演說,美最草根民團邀她出席百年會有「3 意義」
【謝謝小英讓我下午茶有本錢狂點】9 張插畫秒懂蔡政府新政,「托育和租屋補助」到底多有感?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大人們的餐桌‧中華篇》,由 時報文化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總統蔡英文臉書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