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一道命令,台積電市值蒸發 1815 億,台灣人卻沒怨言?
美中科技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川普當局封殺華為沒在手軟,再度祭出禁令要求所有半導體產品想跟華為做買賣前,全都要經過當局審查同意!消息一出,據《中央社》數字,台積電今天( 18 日)早盤一度跌了 2.34 %的 7 塊錢,市值直接縮水 1,815 億。
台積電是台灣經濟支柱,上從政府下至散戶,全都是台積電績優股的受益者。如今川普一道命令下來,損失的不只投資人還是有台灣政府,但是,卻沒人有怨言。
向來強調在商言商的台積電,直面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霸權鬥爭,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業龍頭,也很難迴避政治問題。依據台積電去年度的財報來看,來自中國企業的營收佔比 20 %,其中一大部分都是華為。
美國要防堵華為在 5G 產業的長期發展,阻斷台積電的供貨,自然是戰略和戰術上得分的重要關卡。
美中科技戰白熱化!
「你說,是要跟爸爸著還是跟媽媽住?」美中科技戰白熱化,對台積電(或是對台灣)來說,這跟肥皂劇的情節幾乎沒有兩樣!台積電必須選邊站。
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全境擴散之下,各國紛紛鎖國封城,此時,突顯了自家門裡完全掌握「核心技術產業」的重要。
美中貿易戰的其中一個爭議焦點,就是中國掌握全球製造供應鏈核心位置,讓美國惴惴不安。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早在今年 1 月底接受《Fox福斯新聞網》專訪時就指出,「疫情讓企業重新衡量供應鏈的配置,加快了製造業重返美國 。」《華爾街日報》也報導,美國見苗頭不對後,日前第一動作就是和台積電、以及英特爾討論「赴美設廠」。
台積電本月(2020年5月) 15 日宣布,要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5奈米晶圓先進製程工廠,預計將在 2021 年動工,2024 年開始量產,這代表著,將會創造超過 1,600 個高科技工作機會 ,也間接帶動當地上、下游產業工作機會;更重要的是,讓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的戰略性資源配置,從馬英九時代的親中方向轉向與美國更親近。
台積電到美設廠消息大概傳了一週後立即宣布設廠,但耗資幾千億的先進製程廠的設廠評估絕對不會是過去一週內草率決定,相關佈局早已在美國的長期戰略下發展。根據《中央社》消息,國泰分析師蔡明翰表示這實為「一好兩壞」的結果,因為儘管這可能會增加台積電的人事成本,但在土地、稅制、水電上都能得到美國當局優惠的話,將打平本來多增加的人事成本開銷,更重要的是,在美中科技戰打得火熱之際,能博得美方好感。
只不過,台積電強調「並無政治考量」,一切都只是美國政府願意解決他們投資難題下,台積電「看到了機會」。
台積電靠攏後,美放心砲轟華為:就是不給你買!
然而,台積電擴大駐美的佈局規劃,很難不被政治解讀。
就在台積電宣布赴美計畫的幾個小時之後,川普當局馬上下令,修改科技產品的出口規定,限制華為半導體供應鏈可考來源。據《中央社》報導,這道禁令代表,在海外生產的半導體,也會需要取得許可證,才能賣給華為。等於是限制台積電賣產品給華為,也就是文章一開始提到的,禁令一下,就跌了台積電股價的原因。
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 Keith Krach )就表示:「我認為台積電約有 10 %到 12 %的生意在中國,而我相信幾乎主要都是與華為往來。現在無法保證他們(台積電)能獲得許可證,我們不會預先做安排。」
對此,中國當然大為光火。
16 日晚間,華為微博貼文發狂語,怒嗆:「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再配上一架二戰時被打得千瘡百孔的飛機,學中共黨中央,激起民憤。阿 Q 的說是「英雄自古多磨難」。
過往,華為發言人就曾說過,即使真的被美國黑名單,「還是可以從南韓三星、台灣聯發科、以及大陸展訊等公司購買晶片」,表明即便華為的晶片沒辦法自己做,很多中國公司都已漸漸學會如何製作。
只不過 ,據《華爾街日報》的說法是,報導,華為若真有中國或韓國供應商,是要採用美國技術研發出來的晶片、或軟體技術做買賣的話,美國商務部就同樣有權,擋下他們出口給華為。

美國當局與華為、台積電關係時間圖。《報橘》製圖。
美:開什麼玩笑?我們因為武肺人仰馬翻,怎能讓中共趁勢搶佔 5G 市場!
《中央社》曾報導,在被美國政府禁止使用 Google 應用程式之後,華為的銷量大幅下滑。雖然他們嘗試了很多方法,但卻很難找到依賴了 10 年的 Google APP,況且還有像 Facebook、YouTube 等美國熱門 APP ,華為都沒有替代方案可用。
曾短暫取代蘋果,成為西歐市場上的第 2 大手機供應商的華為,在被「黑名單」之後,下滑至第 3 名。外界普遍分析,華為日後的業務,可能縮減至以中國為中心。
現在,川普又要延長去年簽署的「行政命令」(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延長對「高風險企業」所製的電信設備之禁令,無疑是在全面封殺華為,就怕中共趁疫情之亂,大舉進攻 5G 市場。
儘管美國商務部有給華為通融 90 天的臨時許可證(Temporary General License),讓華為緊急向台積電追加高達 7 億美元(約新台幣 210 億元)大單,且據《聯合報》分析,這讓台積電相關產能塞爆,但該聲明也警告,這會是最後一次寬限。這筆大單,會不會成為台積電訣別華為的歷史終結點?或許美國防堵的不只是中國趁疫情之亂盤踞商機這麼簡單,而是怕華為真的在此時成為引領世界尖端科技的角色,康復後的美國,將不再是話語權最大聲的世界第一大國。
推薦閱讀
【疫情打擊川普大叔的霸氣】美國商務部準備解禁華為,避免被華為的 5G 反孤立
【美國半導體向中國說掰掰】全面將供應鏈撤離中國?美國邀請台積電至美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