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利用疫情「反向操作大外宣」的中共,近來遇上國際間的批評浪潮,除了美國不滿,在埃及奈及利亞都有一狀把中國告上法院的案例,要求北京當局為人命、經濟做出賠償,擔起責任;法國政治家帕爾帖也痛批 WHO 坐擁 7 千名員工和 60 億美元預算,卻只會像鸚鵡一樣重複中國的話。

然而,若各國想學美國在氣憤之下,從國際席次間抽資、拂袖而去,恐怕不是好事,中共會將藉此在其中壯大自己聲勢,例如 2018 年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後,抗議中國進入該會諮詢小組的聲浪便起不了作用,後果是所有國際「人權」相關制裁事件(如香港、維吾爾等),都由中共說了算。(責任編輯:盧亞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圖片來源:百度。

儘管新冠疫情在中國武漢最早爆發,但是中國政府還是不遺餘力地,試圖把疫情爆發變成一個「在全球展示軟實力」和「推銷中國模式」的一個機會。但是,因為中國政府對疫情的早期隱瞞及其「戰狼外交」的出現,中國的努力適得其反,引發多個國家對中國的反感。不過,分析人士警告說,雖然新冠疫情讓中共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中國不會放棄推銷「中國模式」的努力和意圖。

《 BO 》編按:「戰狼」一詞源自中國愛國電影《戰狼》,其中描述「強國夢」的故事備受中國網民喜愛。隨之還出現如「微博戰狼」等相關網路詞彙,形容只敢在鍵盤上「義憤填膺」,現實中卻畏畏縮縮的人。該電影引發後續效應,也包括在網路上常看見「小粉紅」等中國鄉民使用的名言「犯我中華,雖遠必誅」。

在中國的新冠疫情稍稍緩和後,中國試圖通過大規模對外援助,來彰顯「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想展現出中國制度的優勢,為世界各國疫情防控,提供「中國經驗」, 然而,中國的做法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引起反感,遭遇反彈。

告中國、退物資,歐、美、非多國忍無可忍!

奈及利亞《每日郵報》 4 月 26 日報導,奈及利亞一個法律從業者聯盟,日前已將中國政府告上法庭,要求中國對新冠肺炎給奈及利亞所造成的損失負責,這些律師要求中共賠償 2 千億美元,以彌補給奈及利亞人民造成的「生命損失、經濟扼殺、精神創傷、艱難困苦、社會迷失、精神折磨、以及對正常日常生活的破壞」。

在埃及,一名律師 4 月 7 日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起訴訟,要求中共就疫情對埃及造成的傷害,賠償 10 兆美元。在此之前,在美國、在歐洲和亞洲也有個人、地方政府和律師團體紛紛將中國政府告上法庭,表達對中國政府早期隱瞞疫情的憤怒,並要求巨額索賠。

中國「戰狼外交官」的做法更是增加了世界對中國的反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3 月份指責「是美軍帶來了病毒」,引發美國朝野對中國的憤怒,導致美國總統川普改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 4 月,中國駐法大使館外交官,指責法國抗疫不力,讓領養老金的人死在養老院。法國政府極其罕見地召見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以示抗議。

在中國廣州,當地一些非裔人當時遭受中國人敵意和歧視,使得一向對中國友好的非盟,日前發表聲明對非洲人處境表達「強烈關切」,呼籲北京立即採取修正措施。與此同時,非洲國家要求中國減免「一帶一路」債務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積極展開「口罩外交」,也慘遭滑鐵盧。中國捐贈、銷售的口罩以及病毒快篩試劑,遭到多國指質量不合標準而退貨。 3 月 28 日,荷蘭宣布回收數 10 萬片不合格中國製造的口罩,菲律賓丶西班牙丶捷克丶土耳其丶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指稱中國製的病毒快篩試劑錯誤率過高。

中共面臨史無前例外交困境,「抗疫外交」效果難斷定

美國亞洲研究國家局的專家羅蘭( Nadege Rolland )認為,中共雖遭遇建制以來的最大挑戰,但外界不該低估中共尋求輸出「中國模式」的野心。她說: 「正如習近平本人承認的那樣,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時刻,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自中國成立以來,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但同時,共產黨也一次次證明了自己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與會的專家一致認為, 中國試圖利用疫情提升形象,與中國長期以來試圖通過輸出「中國模式」,以期在全球獲得更大影響力的戰略是一致的。美國外交關係委員主任易明( Elizabeth C. Economy )在這場聽證會上指出,中國的「抗疫外交」在一些國家是成功的。她說:「那些已經受到影響,希望中國成功的國家,例如義大利、和塞爾維亞,他們都歡迎一帶一路的資金。在疫情之後,會看到他們對中國採取更加積極的態度,而不是批評中國。因此,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將看到疫情後,在一些國家,有關中國的敘事會被積極強化,在另一些國家,有關中國的東西會更負面,會更受質疑。」

狂輸出「中國模式」是因為野心,更是對自己政權的不安

中國打算輸出中國模式的企圖,在「中共 19 大」上已經明朗化。 2017 年 10 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 19 大會議上說,中國要為人類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他更說,中國發展得成功「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經驗和借鑒」不過,後來他又表示,「中國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並不會要求別國複製中國做法」。

《 BO 》編按:「 19 大」的全名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為 2017 年 10 月舉行為期 7 天的中共黨中央兩千多人會議,主題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高舉中國特色之社會主義旗幟,奪取新時代勝利」。

但是研究員易明也說,自習近平 19 大講話的兩年半以來,中國越來越努力地在全球推廣中央集權的政治和經濟模式,她說,中國輸出「中國模式」有政治、經濟等多方考量, 「第一,是為了阻止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批評, 這個我們在新疆和南中國海問題上都看到了;第二,推進替代的新秩序(想取代歐美權霸);第三,在經濟上獲益;第四,讓中共的執政合法化。」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席托賓( Daniel Tobin )認為,中國輸出「中國模式」的最大驅動力,是為了所謂的「中華民族的復興」。而 Nadege Rolland 說,中國試圖輸出「中國模式」既是出於野心,也是因為不安全感,中國既害怕外部勢力滲透,國內政權不保,又貪圖國際霸權地位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易明介紹說,中共輸出治理模式的主要途徑包括:輸出監控模式和社會信用評分、指導規劃經濟特區和工業園、並以投資製造債務(如一帶一路)、滲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限制國際言論自由(如外國公司對台灣的認同)。

易明認為,雖然中國從來沒有明確定義「中國模式」,但是中國模式本質上是專制政體或者國家資本主義的一個變種,即國家廣泛控制政治和社會生活,包括媒體、網絡和教育,而在經濟體制上,市場經濟和國家控制核心部門的混合經濟。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的專家舒爾曼( David Shulman )特別強調,中國現在輸出的是專制體制,而不是馬克思主義

趁美國在國際間大退場,中國急卡位

專家認為,中國之所以可以在全球推進「中國模式」,與美國退出多邊協議、以及西方國家未能對中國形成「協調一致的策略」有關。 4 月 1 日,中國代表宣布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諮詢小組成員,雖然七名美國官員致函聯合國表示抗議,但是這項決定至今未被撤銷,因為美國自己已經在 2018 年退出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及《巴黎氣候協議以及》都給中國提供了可乘之機。舒爾曼指出,美國必須要重新投入國際多邊論壇等機構,特別是在太空、網絡和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奪取「制定標準」的領導權

與會的專家還認為,美國應該更多地宣揚和維護自由民主的價值,而不只是滿足於指出中共的弱點。 Elizabeth Economy 說:「美國在披露中國(缺點)的方面做得很好,但至於美國如何做、以及要做什麼,卻做得很糟糕。」她認為美國外交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團結盟國,採取一致的策略。

推薦閱讀

【中共這次放大絕也沒用】失去 13 億人口市場也不妥協,澳洲政治圈掀起強烈反中潮

【內藏秘密數字 198964】《冠狀病毒大進擊》新遊戲引發中國玻璃心檢舉!Steam 直接封鎖中國 IP 禁小粉紅出征

【假消息爛招竟奏效】《紐時》和《金融時報》揭露中共施壓歐盟:若刊「真」報告,中共將有所動作!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中共「抗疫外交」四面楚歌,但其推銷「中國模式」的努力還將繼續〉。首圖來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