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台灣新造艦計劃邁入新的里程碑!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27日出席海委會首艘 600噸級「安平艦」下水儀式時表示,希望國艦國造結合國內造船廠商或企業,建構完成產業鏈,提供最好的海巡艦艇捍衛海疆。

據了解,安平艦不但未受疫情影響,進度反而超前。原定 2020年12月交艦,但27日下水後就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性能驗收,因此若順利可望在10月之前交艦,比原規劃超前近半年。

「600 噸級安平艦」不僅可以加強海巡救難、越界陸船登檢及驅離等勤務,另外因可混合搭載雄二及雄三反艦飛彈,因此一旦有作戰需求,也能立即安裝反艦飛彈武器系統,可望加強守護台灣主權。(責任編輯:徐子捷)

海巡署首艘600噸級巡防艦「安平艦」,在高雄旗津區中信高鼎廠舉行擲瓶下水儀式,並拋撒彩帶慶祝。圖片來源:上報

文/朱明

與海軍沱江艦同屬「穿浪雙船體」設計的海巡署首艘600噸級巡防艦「安平艦」,27日上午10點在高雄旗津區中信高鼎廠舉行,「首艘600噸級巡防艦下水、第3艘開工暨第3艘35噸級巡防艇交船聯合儀式」,考量新冠肺炎疫情在南部地區尚未舒緩,取消邀請各界參加典禮,改以簡單隆重儀式進行,由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偕同海洋委員會主委李仲威及中信造船董事長韓碧祥等人參與「安平艦」下水擲瓶等儀式。

海巡署官員表示,經艦隊分署審慎評估必要性及防疫風險後,決定取消各項典禮,不對外邀請行政機關、民意代表及媒體觀禮採訪,僅依契約改以儀式簡單隆重進行契約規範之履約項目,並嚴格落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規定,船廠全面消毒,與會人員採實名登記,落實體溫量測,全程配戴口罩,人員動線維持安全距離,做好分流管理的防疫措施。

捍衛台海!安平艦預留飛彈系統管線

首艘600噸級「安平艦」的下水擲瓶儀式,是由艦隊分署分署長夫人按下擲瓶按鈕,完成擲瓶下水儀式,並拋撒彩帶慶祝,預祝建案順利圓滿完成。安平艦係參考海軍沱江艦設計基礎,針對海巡勤務性質、任務特性及使用需求,適度改良優化為海巡模組,並增設高壓水砲、增強船體結構強度及穩定性;同時預留飛彈系統管線,具備平戰轉換功能,擁有維護台海安全及區域和平的堅強實力,象徵台灣朝向國防自主的目標,往前邁出了一大步。未來安平艦規畫配置於南部地區機動海巡隊,預計10月之前完工交船,投入南方海域護漁及維權任務。

《 BO》編按:「平戰轉換」意指船艦平時執行海巡任務,戰時則執行軍事防衛任務。

另外,第3艘35噸級巡防艇PP-3583艇交船儀式,由澎湖海巡隊艇長蔡長壽代表受贈船模。新造35噸級巡防艇最高船速可達45節,是國內目前最高速的執法船舶,該艇更具備水砲功能,射程可達60公尺,不但能有效提升澎湖海域取締越界大陸船舶效能、保障漁民的作業權益,更能大幅提高查緝走私偷渡成效,堅守國境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不讓防疫工作出現海上破口。

海巡署首艘600噸級巡防艦「安平艦」不受疫情影響,27日上午下水。圖片來源:上報

可強化巡邏勤務,緝私抓越界中國船隻更給力

海洋委員會表示,為落實政府「國防自主、國艦國造」政策,「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預計建造各型艦艇計141艘,為國內造船產業帶來了空前的榮景,有效帶動造船產業鏈的發展,大量增加船舶設計、材料、裝備、軍工、檢驗及維保廠商的訂單,預估可創造8000個以上的工作機會及高達新台幣1000億元以上之產值,大幅提升台灣造船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海巡新造艦艇無論在性能及裝備均大幅躍升,新造艦艇投入海上巡邏勤務,將可提升巡邏密度與勤務強度,有效查緝走私偷渡,取締越界陸船,防堵非洲豬瘟及新冠肺炎從海上入侵。

目前「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各項建案均依計畫期程順利執行,進度符合或大幅超前,海洋委員會將穩健推動國艦國造政策,如期、如質、如預算完成建案目標,逐步厚植海上巡防能量,有效捍衛我國主權及漁權。

推薦閱讀

【小英:沒人敢賣台灣潛艦我們自己做】不甩中國恫嚇,台灣首次挑戰自造高難度潛艦!

【台灣將出現新產業?】蔡英文:透過台美合作,讓台灣的「國防產業」進入國際供應鏈

【為何台灣該增加國防預算】軍備實力能促進和平:解析川普、雷根總統都遵守的外交守則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獨家圖輯】不受疫情影響 海巡600噸安平艦進度超前擲瓶下水 〉。首圖來源:上報。)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海巡署首艘600噸級雙船體安平艦27日下水 提前半年交艦執行巡護任務
海巡署國艦國造再加碼! 新造1000噸巡防艦首艘開工
【內幕】海巡署4千噸巡防艦提前建造 台船將於明年1月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