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選擇這篇文章?】

中國東北角哈爾濱, 25 日一早,一群民眾不畏疫情,戴上口罩、印出標語、走到中國銀行門口,喊著「買油倒貼錢,一夜回到解放前」。中國媒體《新浪網》報導,中銀曾大力推薦「無專業投資背景者」可購買的期貨商品——「原油寶」因為油價爆跌到負數,投資人不止血本無歸還要倒貼。微博上,傳出有人因此妻離子散、跳樓輕生。

親中港媒《有線電視》報導,這個現象同時出現在北京、深圳等地,民眾哭倒在中銀門口,因為他們後來才知道,他們玩的期貨盈虧對手是隸屬中國才政府的中國銀行!還有投資者在「想出門抗議」前,就被當地公安「敲門拜訪」,表示不准在防疫期間,從事任何抗議活動。

根據中國自己內部報導,投資者許多是一般職員、農民、學生、小生意人家、還有工地工人,一夕之間,這些人想投資的養老金,全成了幾十萬人民幣的負債。(責任編輯:盧亞蘭)

中國論壇上討論一名中學老師因購買中國銀行「原油寶」後,賠得血本無歸而輕生。圖片來源:《新浪財經》微博貼文

美國原油期貨出現破天荒的負油價之後,中國銀行相掛鉤的金融商品「原油寶」投資人也慘遭巨虧。超過 1,700 名投資者擬對中國銀行發起法律訴訟,網上還傳出有投資人不堪損失,跳樓尋短

經濟觀察網指出,截至 23 日,至少已有 1,782 名投資者登記,擬對中國銀行發起法律訴訟。這些投資人不但損失當初投資的本金,甚至因為必須補足期貨商品的保證金,才能維持投資倉位,結果倒欠銀行的錢。

中國民眾:相信中銀的投資商品,卻賠到跳樓、妻離子散

陸媒時代週報今天的報導則指出,在投資者自發組建的各個社群平台交流群裡,許多人在組織後續活動,包括集體訴訟、向有關部門投訴檢舉以及集合前往各地營業廳溝通等。報導說,在「原油寶」投資者的群組,還流傳著一組中學老師「玩原油期貨虧幾百萬」在醫院跳樓的短片。經相關醫院證實, 24 日下午,確實有人在該院跳樓,但身分和跳樓原因尚不清楚。

時代週報的報導指出,曾多次接觸到投資者表現負面情緒,有多名投資者因為不能承受巨額的虧損和債務,而表示出了離婚和輕生的想法。另外, 24 日下午,在廣州一家中國銀行的分行門口,有數十名投資者集結,希望向銀行方商討原油寶的解決方案。其中一名劉先生還說,這是疫情發生以來,他第一次參加超過 5 個人的集體活動。他投資的人民幣 20 萬元(約新台幣 84 萬元)全都賠光,還莫名欠下幾十萬元的債

美國時間 20 日,WTI(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5 月合約報收 -37.63 美元/桶,堪稱期貨史上第一次出現負值。原油期貨價格大幅的波動,已經造成相關投資人的風險。中國銀行被質疑,沒有擔任好風險控管的角色,沒有像其他機構提前調倉換月,致使最後在沒有對手方交易的情況下,只能以每桶 -37.63 美元的 CME 官方結算價,進行結算或移倉。

綜合媒體報導,在此事件中,有幾個重點備受投資人質疑:一、原油寶的結算價格是否合理?二、為何不提前移倉換月?三、為何沒有強制平倉(以反向操作了結該期貨合約的交易)?四、是否符合投資者風險評估?五、投資者能否索賠?

針對前三項,中國銀行 22 日發出公告說明,口氣義正詞嚴,顯示自己在法律上站得住腳。不過, 24 日晚上,中國銀行的態度有所轉變,更為誠懇,表示針對「原油寶」掛鉤 WTI 5 月合約的負結算價格事宜,會持續與市場相關機構溝通,就 4 月 20 日市場異常表現進行交涉,全力以赴維護客戶利益。

這份公告說,對客戶遭受損失深感不安,會全面審視產品設計、風險管控環節和流程,在法律架構下承擔應有責任。「原油寶事件」也讓其他金融機構及監管單位警惕。

根據經濟觀察網,香港證監會 24 日發文表示,鑒於海外原油期貨市場出現前所未見的波動,提醒所有商品期貨經紀行須嚴密地監控其風險承擔,並維持足夠資源,以應對極端市況帶來的挑戰。這份通函還要求,只有在收取充足的保證金後,才能為客戶開立新持倉。此外,須迅速向客戶收取未清償的追繳保證金。

推薦閱讀

【川粉:不自由毋寧死】「居家隔離」政策太嚴厲?上千美國人上街癱瘓交通,高喊「把州長關起來」

【美國獨立建國 244 年來第一次】川普簽署禁令,60 天內不再接受移民進入美國

【當人們都被關在家裡】《TIME》專文報導,街頭犯罪減少了,但是家暴卻增加了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負油價導致投資巨虧 中國投資人傳跳樓〉。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