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雜誌《 國家利益 The National Interest 》在國際政治與外交之學術界上聲望遠播,內容較為艱澀但客觀,往往放大主流美國媒體較少注意事件,甚至常被中國官媒央視拿來做引用。就在 31 日,該報刊登一份作者為美國<全球台灣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Katherine Schulz、及其執行長蕭良其博士的聯合撰文,標題為《 為什麼台灣在新冠疫情上的回應讓歐洲認為他該被加入 WHO 》。
全文不僅整理出台灣這次成功抗疫的要素,也呼籲國際效仿台灣、趁早讓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

《國家利益》期刊專文<為什麼台灣在新冠疫情上的回應讓歐洲認為他該被加入 WHO>。圖片來源:擷取自《國家利益》網站。
全球在疫情濫殤之下,世界最大通訊社 《路透社》在 30 日傍晚向全球讀者報導,WHO 沒有把台灣提供的防疫經驗傳遞給各國,消息一出,歐美各國媒體開始大篇幅稱讚台灣機敏的反應,並批評世衛與中共當局的腐敗。
《國家利益》專文指出,以英、法、德為首的歐盟體系,一致在媒體、社群平台、及世衛大會上肯定台灣,甚至聯手致信世衛總幹事譚德賽,要求讓台灣入會。文中點名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匈牙利、立陶宛、及愛沙尼亞等數國,都有不下上百名的議會成員聯合呼籲世衛接納台灣。除了公衛上的支持,這也代表這些歐洲國家對中共權威的不滿、嚮往較自由開放的台灣。對此,台灣外交部也發出官方聲明,感謝這 34 個國家與國際組織的支持。

《路透社》報導<台灣指世衛沒有分享他們的資訊給世界>。圖片來源:截自《路透社》網站。
根據荷蘭國際關係研究院報告,台灣本來就在貿易上保持和中國「有限度」的互惠,這加強了與歐洲經濟上合作的強度,再加上,歐洲發現與中國做貿易背後,會牽扯各種政治角力,讓各國現在開始有所顧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現在疫情發燒後,歐洲各國在尋求醫療用品的購買上,已經有所節制。
荷蘭甚至在接獲錯誤率達八成的檢驗劑後,直接表明這些中國貨幾乎一文不值。近來與台灣十分友好的捷克,除了有首都布拉格市長直接發文感謝台灣的物資救援,更有媒體抨擊在中國先是把售出的口罩訛傳成自己慷慨捐贈,接著又把在中國境內的「捷資」呼吸器工廠產品「直接消失」,他們合理懷疑,這些呼吸器已經全數被中共收割。

德國、法國、捷克、荷蘭、波蘭等國讚譽台灣防疫成效報導。圖片來源:截自各外媒網站。
歐洲從來沒有這麼支持台灣加入 WHO。即便在千禧年之前,歐洲議會曾支持台灣出席,但隨即在蔡英文當選總統後,中國便一直阻攔台灣參加世衛大會,施壓要台灣當局先承認「九二共識」,才允許兩岸展開對話,而這當然被蔡英文總統回絕了。為了維繫和中國的關係,歐洲在過去接連好幾次都否決台灣觀察員的身份。
斯洛伐克媒體就表示他們才不管歐洲大國的意見,稱台灣是「馴服得了病毒,卻不被西方世界注意的國家」。英國金融時報 4 月 1 日則報導,台灣贈予歐盟的口罩可能超越中國,這個「抗疫外交」的舉動直接觸怒中國。
學者建議歐盟,儘快學美國與台簽署法案
美國在 3 月中才剛簽署<台北法案>,把保護台灣外交關係,納入美國國內法律, 30 日國務卿蓬佩奧又發表演說,宣示美國當局將「竭盡全力」幫助台灣在世衛裡發揮合適作用。這席話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聽的怒火中燒,要美國盡快「糾正錯誤」。
《國家利益》文章在結尾進一步呼籲歐盟,儘快採取美國的作法,也與台灣達成某種協議。並效仿台灣,以「讓全民知情為優先」的策略,遏止疫情再再擴大。或許沒有國際支援的台灣,反而在這次骨牌效應的風暴下,讓自己把握了主動出擊的機會。
推薦閱讀:
【令陳時中感嘆的德國人道主義】為什麼疫情嚴峻,德國還要派出專機到義大利接病人?
【台灣走自己的路】《外交》雜誌盛讚「台灣模式」比歐美強,挺過全球的第一場危機
【北京不敢說的秘密】文革以來從未見過!復工了,但中國經濟卻如「斷崖式」衰退
參考資料:
《國家利益》:< Why Taiwan’s Coronavirus Response Shows Europe It Should Joint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美國之音》:<蓬佩奧重申支持台灣在世衛組織發揮適當作用>
《中央社》:< 抗疫外交 金融時報:台灣贈歐盟口罩可能超越中國 >
《路透社》:< Taiwan to spend $35 billion fighting virus, to donate 10 million masks >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截自各外媒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