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世界衛生組織高級顧問艾沃德(Bruce Aylward)28日接受港媒訪問,被問到台灣議題時,艾沃德不僅沉默10秒,還中斷畫面,引發輿論關注。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蔓延,台灣的防疫成績走出一條不同過往的外交路,然而本文作者認為,除了高喊「Taiwan can help」與他國分享經驗外,台灣還必須有其他行動。(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pixabay。
文/TaiwanWarmPower
來談談台灣現在的外交宣傳作為
先看看以下這個影片:這是香港電台RTHK 的英文節目The Pulse 訪問WHO 助理總幹事Bruce Aylward的片段。
記者提問:「台灣抗疫做得好,會不會讓台灣成為 WHO 成員?」
Bruce Aylward 突然停格,彷彿大腦內建關鍵字過濾器一樣,聽到台灣就整個冷凍。
記者很客氣地再重複問題,結果他說:「沒關係我們可以跳過這個問題,可以直接談下一個問題」,後來記者表示對台灣防疫有興趣再追問。
Bruce Aylward 就把視訊切斷了。
影片中最後記者再打電話給他,問他對於台灣疫情控制的看法? Bruce Aylward 回答直接把台灣當成中國的一部分,說剛剛已經提中國很多次,中國不同地方都表現的不錯。然後直接結束這次對話感謝記者詢問。
這讓人不禁想到17年前中國官員沙祖康的那一句:「早就給拒絕了!誰理你們」
‼️WOW‼️ Bruce Aylward/@WHO did an interview with HK's @rthk_news & when asked about #Taiwan he pretended not to hear the question. The journalist asks again & he hangs up!
She calls back & he said "Well, we've already talked about China."
ENJOY+SHARE THE MADNESS! #CoronaVirus pic.twitter.com/jgpHRVHjNX
— ?Hong Kong World City☔️ (@HKWORLDCITY) March 28, 2020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之際,「Taiwan Can Help」還能奏效嗎?
台灣目前的國際組織推案的標語都是「Taiwan Can Help」,想要表達台灣的加入能夠幫助而且完整國際組織的功能。這個核心概念的設定在承平時期並沒有問題,然而在武漢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就出現了一個弔詭的結論。
Taiwan Can Help,所以要讓台灣加入國際組織。那如果Taiwan Can’t Help,是不是就要忽略台灣的主張?
台灣目前的防疫作為在世界上仍然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即便世界各國開始封城、限制人民移動,台灣人民相對仍然擁有較多的自由,這個是全體國人一起努力的成果。
過去,我們看到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曾說過要依照「台灣模式」來做決策,但那時候紐西蘭並沒有封城。
「台灣模式」的成功點在於「將所有確診、接觸過確診的人都加以隔離,減少病毒播的機會」,這個概念要落實並不容易,這需要使用大數據的技術、有完整的健保系統、國家醫療水準高、人民的防疫意識高會自行戴口罩以及清潔消毒等等因素共同落實。更深層的來說,這是因為台灣從過去SARS學到了經驗,對中國極度不信任、瞭解自己無法參與WHO因此特別警覺、政府全力介入防疫資源分配並且與民眾良好溝通等等。
由於各國制度、人民習慣還有與中國關係各不相同,因此要把台灣所有的經驗複製到其他各國,非常困難。更何況,世界大部分的國家已經錯過了防疫的關鍵期,台灣的防疫經驗目前也無法在複製到其他國家使用。
因此,世界各國(尤其邦交國)看到台灣目前 Taiwan Can Help 的文宣標語,唯一想到的就是,各種防疫物資。無論是口罩、試紙、檢測機器、還是未來有可能研發出來的疫苗,這些大家都想要,然而問題是台灣能不能給?
這時回頭看看台灣的情況,在政府跟人民合作之下,台灣目前成功的將疫情的曲線穩定控制,這代表著台灣自己就需要這些防疫物資,而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場長期的抗戰,因此這些物資我們也無法輕易的送出國。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也因此我覺得台灣的外交文宣內容有必要稍微補充的必要。這必須要回到一個核心的問題:台灣的角色定位。
別與中國競爭物資捐贈數,台灣應藉機重塑形象
中國目前在世界各國捐贈口罩或試紙,但我們也看到各國都有傳出各種負面的報導,例如說並非捐贈而是買賣、產品的良率過低等等,台灣現在最不應該做的就是跟中國競爭,搶著藉由捐贈來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中國大外宣不符合事實的部分,其他各國都會有相對應的報導。
台灣應該要跟世界說明,自己是那的不畏中國願意說出實話的吹哨國。
台灣在去年12月底的時候就已經通知 WHO 武漢肺炎人傳人的可能性,但是 WHO 置之不理,無論理由是因為台灣不是 WHO 的成員或者是中國跟 WHO 秘書長的關係過於密切,台灣對世界發出了警告,而這個警告本可拯救更多生命。
這就是台灣可以定位、宣傳的角色。
而我所說的宣傳,不是一次性的報導,而是持續、數量龐大的各式各樣宣傳方式,從影片、meme、留言討論甚至是對於撤換譚德賽的請願等等。這其實不只仰賴政府的宣傳,還包括所有人的協助,就如同我之前文章曾經說過的,世界已經改變,而每個人都負有為國宣傳的義務。
這段期間一定要把一個概念種在所有人的腦中「如果 WHO 中有台灣,這個世界會不一樣」,也必須要持續宣傳 WHO 阻擋台灣的各種匪夷所思行為,就像影片中的 Bruce Aylward 斷片回應。
「台灣是一個不畏中國,願意說出實話的國家」
這當然會某種程度上涉及對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批評,然而這或許是一個重要的形象塑造:「台灣是一個不畏中國,願意說出實話的國家。」我相信一定有不應批評世界衛生組織、不然我們會很難進入的說法,但從過去到現在,我們做了多少次嘗試,最終的結局不都是一樣的嗎?
考量到中國與譚德賽的關係、加上今年世界衛生大會開議機率甚低,台灣實在可以嘗試一下新的作法,對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決策、作法表達更多的意見,讓世界知道台灣的參與才是讓組織更加健全的方法。
我要不厭其煩的再說一次,蒐集世界各國稱讚台灣作法的言論,只有對內宣傳的效果。我們要做的是,瞭解自我的角色定位,用更簡單更清楚的方式來表達,持續、大量的宣傳出去。
推薦閱讀
【網:外銷賺錢又助人】紐西蘭跟緊台灣模式!總理臉書 PO 口罩機影片,內藏+886 台灣國碼
【簽名的人是誰真的很重要】台美聯合防疫聲明罕見用「Taiwan-U.S.」! 2 文字眉角印證「台美關係已加深」
【魔法部長吳釗燮登美國新聞網】不只談台灣防疫,霸氣加碼嗆中「一國兩制不受歡迎」
(本文經原作者 TaiwanWarmPower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