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台灣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今年初曾表示,台電尚未提交核三廠除役計畫,且除役過程不透明,呼籲過程應納入在地民眾討論。而現今在烏克蘭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車諾比的核事故餘波盪漾。污染至今仍影響著當地人生活,黑市裡官商勾結氾濫,人民為了生計也只能繼續做下去。(責任編輯:盧亞蘭)

圖片來源:Visual Hunt。
文/麥浩禮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鐵路或車站前,總有人拿著一些來歷不明的蘑菇或植物向途人兜售,然而若因便宜而吃進肚中,明日恐怕後悔莫及。
從 30 多年前開始,一步錯、步步錯
1986 年在車諾比發生的一場核事故,造成前所未有的生態災難,高強度放射性物質遺禍至今,然而 30 多年過去,被封鎖的地區卻成為不法商人的天堂,當地人與官員勾結進入封鎖區偷取偷伐當地含輻射的木材及廢金屬,採摘捕捉動植物,甚至在汙染區中發堀埋藏在泥土中的琥珀,輾轉運到黑市變賣。
1986 年 4 月 26 日凌晨,因技術員測試時操作失誤,以及設計缺陷下,導致核電廠的4號核反應爐發生大爆炸,大量放射物隨爆炸釋放空中,大批居住在車諾比旁的普里皮亞特的居民被輻射汙染,而在蘇聯當局最初隱瞞不報下,更令事件推向更大災難。
核電廠釋出的輻射汙染烏克蘭、俄羅斯及白俄羅斯大遍土地,更隨風飄到北歐多國。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及周邊國家多年來付出了巨大人力物力處理汙染區域。縱使時間流逝,烏國近年開放旅客進入,並允許下車遠看核電廠,然而部分杳無人煙,高度汙染的地區一直封閉至今。
上樑不正的生態
《半島電視台》報導,當地的不法商人勾結地方官員,在明知有健康風險的情況下,多年來在封閉區內砍伐了成千上萬公頃的樹木,更偷取當地數千噸廢金屬,甚至捕捉當地因廢棄而生態蓬勃的河鮮以及野生動物,並摘取漿果及蘑菇到城市中變賣,以賺取豐厚利潤。不知情的人士若接收或食用,恐有危害身體之虞。
烏克蘭國家食品安全和消費者保護局指出,當局在受嚴重汙染的烏克蘭北部波利西亞地區生長的漿果作檢驗,發現當中有16個藍莓樣本,放射性銫 137 含量均在高水平。
當地的警察曾採取行動,拘捕那些採摘人士。然而烏克蘭 NGO 組織<停止腐敗>負責人博卡拉直言,這個情況實際上十分普遍,當地一些商人甚至買通食品局及警察,允許他們採摘運到市場販賣。
烏克蘭消費者聯盟總監涅斯梅亞諾夫表示,那些人對走私興趣甚大,因為那些購買者根本不會注意到食物來源,而他們亦不必接觸他們。而最可怕的是,收購者購買受汙染的漿果蘑菇後,在不知情下與清潔的食物混合起來轉賣至世界不同地方。
要錢,還是要命?
另外,蘇聯當初在車諾比建設核電廠,是因鄰近普里比亞特河,能用當地水源進行冷卻,隨著意外發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落下汙嚴當地水源,但竟有漁夫在河中釣魚。烏警就在 2019 年 11 月,逮捕了一群違法之徒,單是一次行動便檢獲185條魚類,可見當地違為行為極為猖獗。
更有非法挖掘者為了找尋價值不菲的琥珀,走進高度汙染森林中,帶著泥鏟、水泵簡單用具徒手挖掘,然而他們在深入泥土尋找之時,同時翻起已隨年月所覆蓋的放射性物質,並處身於受汙染的地下水之中,危害可想而知。
報導指出,這些人為了豐厚的金錢,不顧自己的生命,小至平民百姓,地方官員警同流合汙。然而小有小做,大有大做,大至就核電廠負責人,也受不了金錢利誘,埋沒良心幹骯髒事。
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2016 年,一輛載有 20 噸銅鎳管的貨車在烏克蘭前往波蘭邊境被扣留。邊境人員發現這批廢金屬以每小時4.17微西弗的速度釋出輻射,是許可上限的 15 倍。
調查後發現這批管線竟來看自 1990 年廢棄的車諾比第 1 及第 2 反應爐。烏克蘭當局隨後再發現,核電站內遺失了約 7,000 噸廢金屬,評計可能以 200 萬美元價格售出,運至世界各地。而令人驚訝的是,始作俑者竟是核電廠負責人赫拉莫特金允許下,故意低價出售廠內廢金屬,並挪用 70 萬美元的維護核電廠的資金及裝備。
最詭異的是,縱使事件進入司法調查,但赫拉莫特金至今仍逍遙法外,並在 2018 年與當地環境部門「和平分手」,辭任管理人一職。
博卡拉形容,車諾比已成為腐敗根源,市面上不明木材,廢金屬,漿果均來自遭核輻射汙染地。 「然而那些人明知危害他人也繼續做下去,因為這是這們唯一收入來源」。
推薦閱讀
核電廠碳排放量比火力發電還高!「以核養綠」只會加劇暖化,毒害下一代
【中國人稱沒中國,香港早完蛋】6 張圖打臉中國「自戀真相」,香港已被中國蓋的 5 座核電廠包圍
【潘翰聲專欄】晚上不缺電!台灣該增加的是白天發電的太陽能,而不是半夜也發電的核電廠
(本文經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車諾比成黑金犯罪天堂 核災區木材、輻射食材流入烏克蘭市場 〉。首圖來源:截自 Visual Hunt 。)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禍不單行】伊朗核電廠附近規模4.9強震 尚未傳出傷亡 【311核災】保證福島電廠冷卻水排入海洋「很安全」 日本官員:輻射遠低於日常接觸劑量 【311核災遺毒】福島核電廠廢爐最大挑戰 移除「燃料碎片」工程將從2021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