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台灣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固定一天開兩次,讓國人能即時掌握疫情,指揮官陳時中面對媒體或地方首長質疑時,也總是理性回應,讓不少人想起柯市長過去曾用「鯊魚」比喻媒體。
但為何陳時中能讓媒體和網友讚爆?(責任編輯:盧亞蘭)

限制醫事人員出國遭質疑,陳時中提法源依據。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文/Gossip新聞
跑過柯文哲採訪,也跑過陳時中記者會,兩種現場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柯文哲的聯訪現場眾星拱月,對於某些提問,他不會認真的回答;對於想迴避的問題,他會說:「阿!聽無!」,弄得提問記者很窘,場面尷尬。
柯文哲是一個有政治魅力的人,但久了你很快就會發現,他在的場合永遠有一盞聚光燈在打亮他自己。
另一頭在疾管署,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天天開,最出風頭、和記者互動最熱絡的其實不是指揮官,而是監測應變官莊人祥(疾管署副署長),但即便如此,記者會現場你也不會感受到任何的違和、擠壓,網友對疾管署署長周志浩,同樣熱情的「浩浩」叫不停,這是一個團隊,國人關注的是防疫團隊的認真,而非一場個人崇拜。
「柯粉」與「中粉」最大的不同,在於陳時中的粉絲會認真的聽他說話,因為他一向都認真說話。曾經也有網友對於記者提問難聽的謾罵,但他們更常是留言:「記者亂問,阿中部長答得好認真」支持他的人認真聽,就能聽到防疫知識;支持他的人安心聽,並不需要打逐字稿佐證,這是柯粉與中粉最大的不同。

(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右)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圖片來源:中央社。
陳時中跳脫口水,用公平理性回應情緒字眼
指揮中心 2 日記者會,對於媒體問及,台北市率先提出了防疫旅館,地點公布或是在哪一區,外界頗有爭議,陳時中表示,「其實有這樣一個,大家稱作旅館也好,總是有一個類似集中檢疫這樣的地方,我想這樣的一個設施是非常有必要。可能有時候像國外進來的,我們要給他居家檢疫,現在也沒有地方住、也沒有足夠友善的區域。能夠有這樣的地方,能夠幫他的忙,這很好。」
「第二個,這裡面區域有九個縣市,並不是只有一個縣市,那我們也鼓勵各地方政府去做這件事情。第三個也要呼籲,這樣的地方其實風險沒有這麼高,」陳時中說。
對於柯文哲的吃鱉,陳時中原本有機會砲火猛攻回擊,但他沒有這麼做,而是持平、公正分析緩解市民焦慮。
然而,陳時中的善意回應,到了4日,換來的還是柯文哲莫名的回應。柯文哲受訪時被問及防疫旅館爭議,表示此為中央計畫,北市府是承辦單位,先寫SOP後其他縣市跟進,「不是只有我們片面決定,這就真的只好『順時鐘』了」。
柯市長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可以想見如果是將他放在「一級開設指揮官」的位置上,會是怎樣的光景,恐怕是個人英雄主義?還是只要是我決定有什麼不可以?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圖片來源:中央社。
陳時中也給媒體上了一課
關於疫情資訊是否全都露,陳時中於3日記者會尾聲表示,「我也有問自己,如果是我,我願意嗎?那如果是你,知道會被公開,你願意坦承以對嗎?」
隔兩日,即爆出確診武漢肺炎病例的澳洲音樂家曾赴台,還接受記者訪問,接觸記者須依規定居家隔離。是哪一家?還是哪幾家媒體?跑哪一條線?這些都是熱門提問的口袋名單,舉著防疫的大旗,許多論述、許多理由,都可以讓這個提問輕易被問出口。
但,今( 6 )日的記者會,沒有聽到這個提問,或許坐在底下的記者都開始捫心自問,「如果是我,我願意嗎?」因而與「記者」議題有關的提問,都在安全範圍內輕輕巧巧滑過了。
柯文哲稱我們為「鯊魚」,但認真回應的政治人物讓我們覺得自己像「人」。
陳時中今日表示,為因應防疫,下周開始,記者室的格局也要改變。正當書寫這篇文章的同時,他與團隊來到記者室,指手畫腳的討論著,因而留下了這張照片。

陳時中應映疫情視察記者室。圖片來源:Gossip新聞。
推薦閱讀
【網笑:時中不計前嫌】柯文哲曾主張「公開隔離地」現卻保密「北市防疫旅館」!陳時中一句話霸氣挺柯
【蔡總統霸氣登南韓週刊封面】韓媒以「封鎖中國,借鏡台灣」為題,列 4 點大讚抗疫指揮官陳時中
【一線媒體人員看見的陳時中】聲音啞了、腰都彎了!如果沒人做部長口中「有意義」的事,就得等生命自我凋零
(本文經原作者 Gossip新聞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柯文哲稱我們為「鯊魚」但認真的政治人物讓媒體變回「人」〉。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