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旅遊觀光產業,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就曾表示,國內旅遊業沒有團接、沒有團出,若中國疫情未能有效控制、肆虐長達3個月,則台灣旅行社可能倒一片。對此,行政院已拍板「觀光產業及交通運輸業紓困方案」,共籌編約新台幣142.3億,加上觀光復甦與升級轉型,總計投入約500億元。

但光花錢紓困卻沒相關創新配套,是否可能淪為大撒幣政策?經常第一線接觸旅遊產業的《社團法人RTM泛旅遊協會》,即向政府提出新創觀光產業的建議!一起來看。(責任編輯:謝佩如)

圖片來源:Pxhere,CC-Licensed

文/社團法人RTM泛旅遊協會

「社團法人RTM泛旅遊協會」致力於經營旅遊新創知識教育平台,長期和旅遊業、旅宿業、國際訂房平台、大學觀光科系等相關產學界皆有密切互動,針對此次武漢肺炎疫情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政府單位提出的因應政策,提出代表新創觀光產業第一線的呼籲與建言。

如何不讓紓困案變大撒幣?

一、短期紓困撥款務求流程快速

紓困既是為救濟業者短期營運損失和資金周轉壓力,在申請流程上應精簡快速。

(1) 針對旅行社,因取消出團造成包括機票、旅館、餐廳、當地行程安排等訂金支出的實質損失補貼,採取憑單據申請的方式,只要業者能提出相關付款證明,即可優先補貼。

(2) 針對旅宿業,去年政府釋出一波波補助方案,但至今仍有業者尚未收到暖冬補助款項,等於資金被壓住,呼籲政府撥款能更快速。

二、讓紓困補助更實質有感

(1) 減免稅金可最直接紓減資金壓力。

(2) 針對資金周轉需求,協調銀行放寬貸款和利息條件。

(3) 針對旅遊服務端相關業者,直接提供員工薪資補助。現行「教育訓練」按照時數補貼費用,又不許雇主放無薪假的規定,不僅讓業者承受巨大資金壓力,更會造成從業人員在上課與工作執行上的時間分配困擾。

(4) 國旅補助應使用在景區、餐飲等防疫配套措施的流程與管控,國人不出門旅遊,不是因為沒錢,是因為怕被感染,先創造安心的旅遊環境,國人自然願意出遊。

每次遇狀況才用「銀彈」補救?不如改變「老闆腦袋+國際資源」

三、培訓津貼不應忽視企業主需求,老闆升級公司才能轉型

社團法人RTM泛旅遊協會理事長鄭佑軒認為:「教育訓練的補助對象,不應限於旅遊從業『員工』,更應將『業主與高階經理人』納入,進行企業經營管理、技術導入、產品創新、數位行銷、人資系統、品牌增能等的『高階顧問輔導』,唯有指揮官換腦袋,軍隊戰力才能總體提升。」包括如何與OTA合作串接、手機響應式官網、基礎數據分析及策略應用、LINE@、Instagram、最新的社交工具Telegram等,都是各家旅遊業老闆需要學習的新工具,且應以符合企業商務發展需求的深度顧問形式進行,而非大班授課制。

四、因應旅遊業風險變數,由政府開辦相關保險

影響旅遊業的外在風險因素極多,與其每次遇到狀況才緊急補救,是否由政府研議開辦相關保險制度,將風險納入管控。

五、外商企業與OTA訂房平台具國際化優勢,促進雙邊合作

(1) 盼政府相關振興措施應將「旅遊外商企業」納入合作範圍。多家在台設有業務據點的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國際訂房平台)一致指出,訂房平台雖非本國業者,但基於旅遊消費行為的改變,已成為重要的旅宿銷售管道之一,不但可幫助提高國內旅宿業的訂房率,且分散訂房旅客國籍也是分散風險的一種,不應遭到排除。

(2) 運用訂房平台的國際知名度與資源,政府可與之合作,加強國際行銷。

(3) 由政府主導的「二代旅宿網」是低效益的作法。該平台提供業者免費刊登、免費協助拍攝照片,等於是拿納稅人的錢養本土平台,卻又無法回歸市場機制、做到專業服務、無力跟國際OTA競爭,對產業幫助非常有限。

(4) 外商業者強調,振興合作並非跟臺灣政府要錢,而是站在多贏基礎上,跟觀光局的國家級戰略同步,加入搶救臺灣觀光的行列。否則作為目前大宗的自由行旅客訂房、訂票、搜查旅遊資訊的主要入口,未能與政府合作,將減損產業抗疫的實質成效。

六、人力培訓計畫,加強多國語言與新興課程

政府不僅看眼前的短期紓困,強化旅遊業的體質和長期競爭力才是正確方向。

(1) 加強多國語言,在接待外國觀光客時外語能力是重要的一環,除了英日語,建議東南亞各國語言的進修也納入補貼項目。

(2) 因應市場變化趨勢,旅遊從業人員的相關訓練課程也應與時俱進,由政府規劃開辦新形態的訓練課程,例如電商、新媒體、地方創生內容商品化的工作坊等。

七、吸引多元國際觀光客,強化在地特色、加強國際行銷

(1) 打造國際友善環境,增加多國語文的旅遊資訊,以及英文標識的普及化。

(2) 越在地越國際,強化地方旅遊特色,以創投的概念支持地方團隊,突破傳統旅遊業的補助模式。

(3) 擴大邀請KOL來台體驗,國際旅客不來是因為台灣跟周邊國家比不好玩,不是因為比較貴,加強宣傳台灣的特色。

(4) 免簽證、冷門直飛航線減免機場或空橋費用,增加吸引國際旅客的誘因。

(5) 加強轉機旅客6、9、12小時轉機的入境旅遊體驗。

八、提升觀光行為數據調查力

提供更確實有效的觀光相關數據,讓業者得以更精準的進行產品規劃及營運決策。可與OTA合作,或從電信業者上網sim卡、漫遊資料,掌握外國旅客來台之後的移動歷程、路徑,甚至在不同區域的停留時間等資料,勾勒出相對明確的旅遊行為輪廓。

推薦閱讀

武漢肺炎疫情的省思,改善旅遊業體質的轉機

【餐飲環境是台灣觀光阻礙】老闆用同隻手碰食物、找你錢!驚嚇外國人的衛生習慣,讓台餐飲走不出「低價」輪迴

【養蚵阿北拚轉型征服歐美客】七股潟湖比日月潭有前景!他鍊成解說員,用「知性」燃起歐美的七股觀光熱

(本文訊息由 社團法人RTM泛旅遊協會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修訂後刊登。原文標題為〈結合外商平台用創新思維與國際資源即刻救援臺灣觀光 訂房平台、新創旅行社、科技創業團隊、青年旅宿業者齊發聲〉。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xhere,CC-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