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中國境內的武漢肺炎確診數字持續增加,中國政府為了維穩,持續加強有關武漢肺炎疫情的「正能量暖新聞」宣傳,多與中國疫情漸好、國外疫情不妙有關。

有中國人受不了官方的宣傳戰術,並擔心真實民情難以曝光,於是發起網路運動,蒐集官方統計以外的感染者生死故事。一同來看「暖新聞」背後的真實疫情。(責任編輯:黃梅茹)

逝者的死亡證明書上,僅寫逝者是死於「呼吸衰竭」與「肺炎」,首圖來源:截自「記錄統計數字之外的 Ta 們」網站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當局卻下令加強推出「正能量暖新聞」,外界質疑,真實民情將因此難以曝光。有中國公民為此發起「記錄統計數字之外的 Ta 們」計畫,揭露官方忽視的生死故事。

中共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制日報」18 日刊登通稿稱,中央政法委印發「關於加強對政法系統依法防控疫情、維護安全穩定先進典型宣傳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出更多有溫度、有淚點、有人情味的『暖新聞』」,「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這份通知發布後,不少中國網友質疑,真實民情將更難曝光。但事實上,早在通知發布前,官方輿論維穩便已啟動。

中國「暖新聞」讓民眾不滿,推動網路計畫揭露疫情真相

中國「財經」雜誌網站 2 月 2 日曾發布調查報導「統計數字之外的人:他們死於『普通肺炎』?」,記錄 10 餘個病患家庭輾轉求醫的過程,並直指「有大量的病患在確診流程和統計數字之外,只能自我求生」。然而,這則報導發布後不久便遭全網刪除。

此外,新浪微博的超級話題「#肺炎患者求助#」標籤,也在2月4日遭刪除,原有3000多筆微博的超話僅剩200多筆。

為此,有中國網友發起「記錄統計數字之外的Ta們」計畫,希望蒐集官方統計以外的感染者生死故事,呈現在大眾面前。截至發稿,這項計畫在網路創作平台Matters的官方帳號已上傳 5 則真實案例。

計畫官方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簡介顯示,他們「不是政府機構,也不是一個正式的組織,只是因為這次疫情被觸動被牽扯,希望做一些事情的線上匿名志願小組」。(《BO》編按:目前該粉專已下架,但可在 Matters 閱讀真實案例。其中一個案例提到,一位媳婦在公公病逝前一天、武漢封城後,才曉得武漢肺炎的存在,而自己的公公明明有武漢肺炎症狀,最終死因只被寫上「呼吸衰竭」與「一般肺炎」。)

這項計畫透過線上問卷平台徵求官方紀錄以外的病逝者故事,填寫者必須提供患者死亡證明、檢驗單或診療記錄等證據,團隊會在公開平台蒐集亡者的資料,並整理發布。

簡介稱,這些證據都是自願提供的,「我們無法嚴格核實,只能在公布時告知大家我們掌握哪些證據」。

簡介並強調,疫情爆發以來,由於試劑盒及醫護資源的緊缺,仍有許多疑似患者未能得到確診及收治,甚至在去世後僅能以「普通肺炎」的病因被歸檔。「那些已然消逝的生命亦不應被遺忘」。

年輕人為官方「暖新聞」感到煩躁,記者就算在第一線採訪也不能報

自由亞洲電台21日則引述一名2000年後出生的北京青年表示,他對官方在疫情嚴峻下力推「暖新聞」感到煩躁。

這名青年說,他想知道的是,什麼時候能去換牙套、出國留學考試延到什麼時候,「更重要的是,這場疫情的隱瞞、拖延及李文亮醫生的過世,到底誰要負責?真相是什麼呢?」

報導也提到,疫情爆發之初,幾家中國商業媒體以及自媒體,包含財新、財經、三聯生活周刊、冰點周刊、新京報、南方周末、北京青年報等,一度出現許多第一線的紀實、調查報導。但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月3日下令「加強輿論引導工作」後,這些報導便快速緊縮。

自由亞洲引述一名前往武漢進行調查報導的中國商業媒體記者感嘆,現在已完全不允許發在湖北、武漢的新聞,不允許做「所謂的負面報導」,「(2009年)新疆七五事件的時候,我也遇過類似的狀況⋯⋯但沒有像現在這麼嚴」。

這名記者也提到,如今幾個在武漢第一線卻被「噤言」的記者只能繼續在醫院、社區、街頭巷尾記錄所見所聞。「在中國做報導就是這樣,你先把它記錄下來吧。至於什麼時候用⋯⋯再說吧」。

除此之外,中國官方言論管控的大刀,還砍向知識分子資訊平台。

2月19日,集結許多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的騰訊自媒體平台「大家」突然顯示為「此帳號自主註銷,內容無法查看」。

「大家」創刊主編、中國資深媒體人賈葭對自由亞洲表示,得知這個消息時,他正在做飯。「我特別平靜,我吃完飯、把鍋都洗了,坐下來才開始想這個事情」,「說不上樂觀、悲觀,我做一個老媒體人來講,都已經習慣了」。

他並說,「中國媒體2012年遇到的大問題,是怎麼在新技術的進步下,讓知識分子在新平台討論發聲;至於今日,中國的大問題是言論自由基本已不復存在」。

推薦閱讀

【武漢人都有心理創傷】病人死得不甘心、親屬膽肝寸斷!武漢作家日記曝「這才是真正的災難」

【美國舉台灣被打壓為例示警】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將改選秘書長,中國代表若選上將讓中國「控 1/3 聯合國機構」

【打死我也發不出口罩】3000 萬日供應量 vs. 28 億的日需求!中國口罩廠員工「日做 16 小時,壓力大到哭」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中國抗疫重維穩 民間以生死故事揭露疫情真相〉。首圖來源:截自「記錄統計數字之外的 Ta 們」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