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每當公家機關開放約聘人員職缺,常出現僧多粥少局面,而這些徵才過程都公正嗎?市議員林于凱發現,高雄水利局 2019 年舉辦的約僱人員招考似乎沒有適用專業,雖招考公告指出將優先錄取土木水利相關科系畢業人員,但最終卻錄取兩名老人照顧科系、資訊管理學系畢業者,而 26 位報名者裡的相關專業背景者皆落榜。
林于凱對此痛批:「難道水利局業務有『老人照顧』嗎」,除了懷疑錄取者可能有特殊背景,他還提出「7 點」質疑其中涉及人事關說。(責任編輯:黃梅茹)

高雄市長韓國瑜(右二)與他的市政團隊,首圖來源:截自高雄市長韓國瑜臉書粉專。
「用人是人格考量。」水利局官方這樣的說法,你接受嗎?
日前我揭發了韓市府水利局明明要招募「水利等相關科系」約僱人員,最終卻錄取「老人照顧」學位畢業生的怪事。結果水利局回應,錄取是考量「公關互動的人格特質」,避免向民眾收費時發生溝通不良的衝突,才進用非水利專業的人員。
議員拋「7 問」質疑:水利局有說實話嗎?
請問水利局,該名人員是否有親屬早已在局內任職?錄取是考量「公共關係」還是「私人關係」?
該名人員現在實際執行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內勤還是外勤?如果是內勤為主,所謂「與民眾溝通」的公關特質還用得上嗎?
最一開始,水利局招聘就寫上「法律、土木、環工、水利科系」優系,如果一開始想招募公關人才、善於溝通的員工,為什麼不把這些能力列為徵選條件?還是說是先錄取後,再為該員「量身打造」適合的工作內容嗎?那原本該執行的業務是不是又堆到其他同仁身上?
公家單位的人事任用常常被人詬病不是「靠專業」而是「靠關係」,如果錄取者跟局內同仁有裙帶關係,難免瓜田李下引人負面聯想,更有違反「利益迴避」的疑慮,也讓民眾對政府形象更不信任!
這幾天來不少人留言、私訊給我,都讓我感受到官場文化的無奈。因此我希望這案只是「最後一案」,未來人事評選可參照政府採購評選,對過程進行錄影留存,審查、議決等評選作業以記名方式進行,依據學經歷專業度、執行實績等細項做評分,而不是只有含糊的總分與排序,並保留評分紀錄表,爭議發生時才有依據以昭公信。
推薦閱讀
【時力議員林于凱專欄】高市府別想騙公務員!公文禁參與連署,但法條早保障公僕「下架韓市長」權利
【時力議員林于凱專欄】高市府無視同婚專法理念!改名「認識同志」研討會變「性騷防治」
【時力議員連郁婷專欄】不讓人民有機會公投?縣府把公投提案門檻拉高 50 倍,縣長還說公投「浪費資源」
(本文經原作者 時代力量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截自高雄市長韓國瑜臉書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