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隨著全球武漢肺炎疫情擴大,近期有旅外的亞裔人士在社交媒體上訴苦,分享自己因亞洲臉孔且戴口罩,被其他乘客趕下地鐵的經驗;更有法國媒體在 26 日的頭版頭條刊登一位亞洲女性戴口罩的照片,旁邊附上「黃色預警」字樣,讓許多亞裔人士紛在網上喊「我不是病毒」。

其實,亞洲臉並不等於中國人,中國人也不全然與病毒畫上等號,但為何歐洲人常對戴口罩者行注目禮?就來看歐亞的「口罩文化」有何差異。(責任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istolethetv, CC Licensed。

文/瑞典劉先生(作者現旅居瑞典)

剛剛親眼目睹三位亞洲面孔的乘客戴著口罩,上了斯德哥爾摩地鐵,下場就是附近的人都紛紛遠離他們而去。

為何歐洲少有人戴口罩?

不管是瑞典還是歐洲各國,戴口罩是一件很難被理解的事。對歐洲人來說,口罩只給罹患絕症或是具有急性傳染力的人,連在瑞典的醫院裡都不見病人戴上口罩。

戴不戴口罩,是很典型的文化差異。對亞洲國家來說,戴口罩是為了要避免得病;對歐洲國家來說,戴口罩是為了要防止傳染,也就是說,口罩在亞洲國家是給健康的人戴的;在歐洲國家是給生病的人戴的。目前在歐洲已經有多名臺灣人在公共場所被白眼的情況,正是因為歐洲人以為你已經生病了還出來亂跑。還有恐攻陰影也是讓許多歐洲政府不想鼓勵口罩的原因之一。

瑞典的抗病經驗,也同時影響瑞典人的戴口罩習慣

本週午飯時,我試探性地問了瑞典同事們對於戴口罩的意願,得到的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回覆。「口罩根本擋不住病毒,如果怕生病就應該要多出門吸收流通的空氣」、「這樣會造成大眾的恐慌吧,沒必要」、「我覺得亞洲國家有點太緊張了」、「應該傳不進瑞典吧」。

瑞典緯度高、天氣寒、人口密度低,除了偶爾的暴風雪外,現代的瑞典是沒有什麼對抗大型災難或疾病經驗的,因此也不能全然怪罪瑞典人沒有防疫觀念,畢竟從小到大都未曾經歷過,連當年 SARS 都沒有造成過大的波瀾。

可是今非昔比啊。17 年前的國際旅遊不發達,而現在有超過五個瑞典直飛東亞的航點,大多是天天直航;若再加上轉機芬蘭或丹麥的,幾乎所有亞洲重點城市都包含了。要掌握這些航班的乘客動向,以瑞典政府的反應速度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不像臺灣,政府可以透過臉書或 LINE 迅速地傳遞訊息,瑞典大概只能透過公共電視,要宣導正確防疫觀念,還要考慮國內為數眾多的移民,不僅語言不同,生活習慣的差異容易成為防疫漏洞,以公共傳播的角度來說,要精準 target 所有人,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我還是相信預防勝於治療,瑞典冬天的室內總是密閉開暖氣,雖然有空氣流通系統,但普通的季節性流感就可以讓整個辦公室一半都中標,就算在室外,咳嗽不摀嘴或隨地吐痰的瑞典人也不佔少數。

這時候瑞典的一些好用政策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像是允許員工在家工作、或是滿大方的病假規定。而我自己則是一口氣取消了好幾個出差,畢竟若疫情真的在歐洲變得更嚴重,我的亞洲臉孔配上一只口罩,飛機上的乘客大概會直接把附近的位子都免費讓給我。

玩笑話歸玩笑話,還是要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做好自我管理、仔細辨讀各類訊息,同時也保持心情輕鬆,太有壓力會造成抵抗力下降。

身體健康,大概就是本次新年最好的祝福了。

延伸閱讀

中國根本沒向世界求援,各國只有台灣熱議「是否援助中國口罩」——你不覺得怪嗎?

【武漢市長揭露隱瞞疫情真相】地方官罕見不幫中央背黑鍋!周市長上官媒坦承「中央授權後才能披露疫情」

【防疫有破口還像個政府嗎】蘇貞昌為武漢肺炎防疫發狠話「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中、韓網友搶讚:台灣 NO.1

(本文經原作者 瑞典劉先生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首圖來源:istolethetv,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