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很多學生在學習階段被灌輸過「政治很黑暗,小孩子不要管」的想法,但隨網路發展與資訊快速流通,現在的小學生比上一代更容易接觸政治。

工人作家林立青偶然接觸到一群台北市的小六生,與他們聊天後,林立青發現原來國小生比我們想像的更關心政治,他們直白分析政治人物的程度,絲毫不遜於大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小孩子贏過一堆粉」,也有人認為「將來媒體識讀和廣泛閱讀會很重要」。一起來看小學生都怎麼看當今的台灣政治。(責任編輯:黃梅茹)

圖片為示意圖,非當事人,首圖來源:免費圖庫 piqsels

文/林立青(作家)

今天跟呱吉見面錄影,我早到,呱吉因交通遲到,我和一堆國小六年級學生在錄影前閒聊,發現小學生對於台灣政壇有極為直接的觀察:

1. 對於韓國瑜非常不信任,烙跑市長的標籤動輒被拿來笑,並且許多小學生自稱「覺醒」也絲毫沒有什麼違和感,紛紛自稱「我被騙一次,不被騙第二次」,馬上跟進時事的說「還烙跑去吃火鍋」,小學女生更是覺得韓國瑜根本是噁男。

2.對國民黨非常反感,認為是「老人政黨」,國民黨在年輕人眼中「只有老人才會支持」的「詐騙老人集團」,專騙阿公阿嬤。在小學生眼中,家長支持國民黨幾乎是某種出生悲劇,身邊的人會安慰你「這沒辦法」。

3.談到蔡英文時,立刻說「去跟你老闆講」,並且內建蔡英文「騙原住民」「怕老闆」的標籤,認定「比韓國瑜好」,但是「只聽有錢人和老闆的話」,認為蔡英文會保護台灣,但只會保護有錢人。

4.認定柯文哲是白目,而且是「只會嘴砲的白目,當總統台灣女生會瘋掉「你們大人怎麼可以給這種人當市長」馬上表示「只有沒人愛的男人才會支持柯文哲」,認為民眾黨就是「新的親民黨」,也認為民眾黨「可能只會作亂,像是宋楚瑜一樣一直選」。(補充,嗆柯文哲的不是女生,是一個長得很俊秀的小男生。)

孩子們談到工藝課內容和美術課內容時落落大方,我和呱吉都覺得自己小時候的課程相比根本是托兒所丟蠟筆而已,而且即使我們不想談政治,但孩子們會在旁邊演「館長大戰吃屎哥」等遊戲,對於公眾事務和 Youtube 如數家珍⋯⋯

我看著呱吉,我們兩人感嘆自己參與討論政治很晚,覺得未來台灣的孩子大概 10 歲就會討論政治,參與政治的年齡遲早會再下修。

另外,以前的時代是知識很匱乏,資訊不流通,未來的時代是資訊爆炸,知識隨手可得,當老師真正具備的能力很可能是隨時開放及願意討論的氣度。

後記補充:

他們對於當面認真討論的人會認真聆聽,國小老師教的很好。

他們老師教過「只有暫時把權力給理念相同的人」,所以幾乎不支持任何政黨,只喜歡支持特定議題的人。

我覺得他們自嘲的比例比較大,都是笑「我以前是韓粉」或者「我家就是最軟的一塊,好好吃」。

他們很分眾,有些人惋惜時代力量,有些人感嘆基進或者綠黨,但我覺得他們不喜歡民進黨單獨過半的聲音很明確:「以後自己跟老闆講」、「沒有人是局內人」。

新時代不可能走回頭路去用舊的教育方式了。

推薦閱讀

【你服氣嗎】中國政治觀察者:台灣教育生出一堆「天然獨」,只會脫離現實

【那一年,蔡英文當了我 40 天老師】蔡老師通宵教辯論的震撼教育:要我累的時候「不想自己」熬下來

「明年韓國瑜出來選,咱們一起蓋給他」作家如何靠「反串」,說服不同政治立場的朋友?

(本文經原作者 林立青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首圖來源:免費圖庫 piqse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