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你對台灣選舉的印象是什麼?總是吵吵鬧鬧、花大錢嗎?
面對2020選舉,有許多第三勢力的政黨都在不分區推出候選人,為的就是要打破台灣兩黨制的現狀。但,撇開藍綠,台灣人民對於第三勢力的印象又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總統府 flickr,CC Licensed。
文/ 易俊宏(綠黨中執委)
台灣選舉何時才能真正的「選賢與能」?
台灣解嚴已經三十餘年。如果說「民主」是台灣不同於中國的「社會價值」,那我們也必須自問:隨著台灣開放政黨參選,過去這些選舉活動,除了吵吵嚷嚷,以及遙不可及的金錢門檻以外,台灣真的有因此變得更好嗎?
總是激化對立、撕裂社會,造成很多人避談政治,或是談到選舉就是「一堆爛蘋果裡面挑一個比較不爛的」這種厭世說法,何時我們才能真正的有「選賢與能」?而這些選舉活動所累積起來的情緒傷害,精神科醫師也曾因此給過「不要再看政論節目」的建議。但是,如果連精神科醫生都忍不住參政了,這意味著台灣值得有更好的支持選擇;這位精神科醫師、就是鄧惠文醫生,而這個更好的支持選擇,既是台灣綠黨。
剛結束的週末,因為就在大選之前,不少街頭造勢活動在各地舉行。除了那些聚眾喊話、精神鼓舞的活動之外,同時還有「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以及「民視」都辦理了政見辯論會,這讓近幾瘋狂的台灣選戰中,多了一絲理性的空間。然而,鄧惠文醫師在結語時直言不諱:兩大黨的惡鬥總是在開支票,而沒有核心價值的變色龍,又以「柔性政黨」做包裝,有了新的名號、骨子裡卻還是一樣的盤算。
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也隨著許多民調出爐,可見到不願意被綁架、被迫選邊站的民眾,是越來越多。大家都很想把握這神聖的一票,為台灣社會的願景貢獻一己之力,但是各種盤算,也都敵不過心裡那股「我不甲意輸的感覺」,深怕支持了小黨而浪費,結果就是讓大黨繼續販賣恐懼、兜售「芒果乾」。
但是這一切,在即將到來的大選,都可能有了轉機。
不同的組織能維持獨立性,也能帶動良性競爭
我們不否認中國的威脅,「芒果乾」雖然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在「抗中保台」的立場上,台灣綠黨已經在總統這一局支持了蔡英文總統連任。然而,民進黨還有可以更好的地方,為了避免政治世襲,台灣綠黨這塊老字號的招牌,依舊沒有缺席。不同的組織,不但能維持獨立性,也能帶動良性競爭。
然而,小黨的發展困境,過往都有著「同溫層」帶來的偏誤效應。所以在不分區的提名策略上,在願意投身政治工作的夥伴中,不但有綠能業界經驗的高成炎教授、人權律師李菁琪律師、已經投身有機小農產業以及社會企業的張佑輔以外,還有長年倡議性別平權、關心女性權益的鄧惠文醫生。
鄧醫師出版及著作已有十餘本、加上長年在談話性節目中的知性形象,完全迥異於他黨的政治明星,而且有相當的實力大步邁出同溫層。可以說,最老招牌的第三勢力政黨,不但有傳統環保老將跟新銳世代,還能有跨社群的社會倡議者。要知道,社會倡議的形式,不是只有街頭抗爭,或是政論節目。在沒有選舉激情的時刻裡,鄧惠文醫師溫暖的聲音與書寫,在台灣社會中,是從廣播電台、電視節目,到暢銷著作排行榜上都有。
台灣綠黨在維持既有的社運路線以外,二十餘年的經營,能從倡議到培力,讓社會運動的形式可以有更廣泛的影響力,現在是時候讓這些積蓄的能量,送鄧醫師進國會了。中華民國立法院裡頭的咆哮拍桌戲碼,是時候該有一股溫暖且進步的力量,開始為我們發聲了,我們的國會,值得這一席。
政黨票,請支持台灣綠黨。
推薦閱讀
【綠黨專欄】台灣有太多只為選舉、操作短線議題的政客!解密鄧惠文醫生為何加入綠黨?
【綠黨專欄】第三勢力絕不是喊「藍綠一樣爛」就好了!因台灣選民最不愛「政治變形蟲」
【綠黨專欄】打破「小朋友黨」的印象!不分區名單涵蓋 4 專業領域,各黨爭搶的「鄧惠文」也被收服
(本文經 綠黨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如何藉由選舉讓台灣更好?〉首圖來源:總統府 flickr,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