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我國空軍承擔守護台灣領空的重責大任,就有這麼一位旅美航太工程師,為中華民國空軍紀錄翱翔天際史,寫下 4 本屬於台灣飛行員的著作,他是王立楨。
王立楨現在想來,感嘆自己小時候「根本不讀書」,但國小發現一本過期的《中華民國空軍航空》雜誌,讓他就此打開新世界!來看這位「航太博士」如何走過年少輕狂,並成為充滿抱負、為公共安全著想的「航太博士」。(責任編輯:黃梅茹)

王立楨在航空迷中享有盛名,除了航空史上的故事,他還撰寫多本中華民國空軍的故事。首圖來源:上報攝影 張文玠。
文/吳洛瑩;攝影/張文玠、李智為
時序已是 2019 年,但王立楨臉上的方框眼鏡看起來還是 20 世紀的樣式,身上的衣服是年輕運動品牌,手上戴的精密飛行員萬國錶則是先進的時間產物。
新舊交融,像是可以穿越時空,聽他講起跨越年代的航空故事,歷歷在目。新作《消失的航班》一書是王立楨航太生涯淬煉的精華,也是一本他獻給天上父親的成績單。

王立楨曾說,自己小時候從來不讀書,直到有一天讀到一本空軍雜誌,自此深陷航空世界無法自拔。圖片來源:上報。
他在 55 年前第一次瞭解:飛機會失事,也會摔下來
他回憶,人生接觸的第一起空難事件是民國 53 年的「神岡空難」,當時機上載有來台參加影展的馬來西亞大亨陸運濤夫婦,包含機組人員一共 57 人全數罹難。
那是他第一次知道,「飛機會失事,飛機也會摔下來。」
當時年僅 12 歲的王立楨雖然完全不了解飛機,但憑著各方報導,拼湊出一篇頭頭是道的文章,並以「直覺」認定飛機失事並不單純是官方說的「左發動機故障」,而是與案發現場發現的手槍有關。
那時王立楨得意地與父親分享自己的「見識」,但當然無法以任何科學角度回答父親的疑問。
「如果你自己都不懂你所寫的東西,你怎麼能希望讀者能了解你要表達的事?」父親的話對他有如當頭棒喝。

《消失的航班》一書,是王立楨給在天上父親的成績單,他要告訴爸爸,「我都已經搞懂了。」圖片來源:上報攝影 李智為。
經過時間的洗鍊,書本所學知識、在普惠飛機發動公司(Pratt&Whiney)、洛克馬丁負責人造衛星製造流程的經驗,化為他洞察世界的重要工具。
眼前的王立楨比手畫腳的講解那些令他印象深刻的空難,「1996 年美國環球航空(TWA),我從黑盒子最後一秒和前一秒的相比,發現速度從 298 海浬掉到100海浬。高度也產生劇烈變化。」
他兩隻手在空中比出「衝角」、飛機跟風相對角度的關係,一邊說著「TWA800 的衝角本來只有 3 度,一下子變成 106 度,就是因為飛機後方有東西爆炸,才讓飛機衝角顯示器瞬間產生變化」,生動的手勢和準確而關鍵數據,暸若指掌的分析彷彿他也在事發現場一樣。
王立楨根本是一部「活體」航空編年史

圖片來源:上報攝影 李智為。
某個角度看,現在年近 70 歲的王立楨,人生時間軸就像一部近代航空史,從神岡 CT106 空難、冷戰時期的韓航 007 到美國柯林頓總統執政時的 TWA800,以及近年的馬航 370 空難,他從航空俯角紀錄下全球局勢變化的另一角。
這次他出書將 7 宗空難徹底掀開討論,探討每一個可疑步驟。若是時光能倒流、重來一次,能否避免有人無辜喪命?
「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第二遍」,王立楨這樣說。
世界飛速前進、航太技術不斷創新的同時,王立楨則放緩腳步,對於真相和未知的追根究底,為資訊爆炸的紛擾時代,留下一方安靜反思的空間。
國際民航組織在 MH370 失蹤之後,開始研究「即時追蹤」(Tracking in Real Time)每一架民航機的可能性。
王立楨說,過去無法得知飛機在失事前的狀況,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遂於 1967 年開始規定每一架民航機上都必須安裝俗稱「黑盒子」的飛行紀錄器。
「在未來的幾年之內,說不定民航機上就會裝上一個裝備,使航空公司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知道他的每一架飛機的確實位置。」誰知道呢?廣闊無垠的天空之所以迷人,便是因為可以容納許多希望與可能。

每次有重大公共災難往往時間一久就被外界所遺忘,王立楨表示,「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第二遍」。圖片來源:上報攝影李智為。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Line 好友 !
延伸閱讀
【幫台灣爭奪制海權的一群人】反潛飛行員霸氣偵獲「共軍潛艦」!排泄物自己「打包」帶走卻是幕後日常
【美軍艦經台海罕見 PO 照】美艦通台海被共軍跟監,美官方「善意修文」強調印太「夥伴」
【國造無人潛艦似美國「殺人鯨」】讓中國海軍無所遁形!國防部將研發百艘「無人潛艇」可偵蒐、圍剿敵人潛艦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人生工程師】12歲一頭栽進空難研究 王立楨練成航空活字典〉。首圖來源:上報攝影 張文玠。)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2024重返月球】彎腰不會跌倒 NASA發布新款太空服彈性佳、耐極端溫度 【消失的馬航】近代最大航空懸案 洛馬工程師研判:遇劫機但馬國談判失敗 【獨家】潛艦國造最新 台船試造壓力殼船段首度水下爆震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