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10月14日在台灣登場的亞洲棒球錦標賽,因有中國隊與香港隊參與,在14日晚場台灣與香港之戰,三壘側也出現一群拉起「幫香港加油」布條的台灣民眾,但過程中一度遭到主辦單位關切。
對此有球迷事後透過臉書還原真相,指出主辦單以「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為由,阻擋聲援香港的活動。但體育跟政治真能拆開討論嗎?讓我們一起來看日本的例子。(責任編輯:徐子捷)

日本旭日旗,圖片來源:wikimedia。
從日本使用具「侵略意味」的旭日旗當奧運會旗,就知道「體育=政治」
這則「日本政府不認為奧運賽場使用旭日旗有問題」新聞很有意思,對於台灣讀者來說,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沒有「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這種事。
如果真的有人這樣說,一定是想維護既有的體壇權力者。
有幾個背景知識:
1.旭日旗是日本對外擴張時期的軍旗。會讓人聯想起從明治維新到玉音放送的一連串歷史。現在這面旗子,海上自衛隊還是繼續用的。
2.日本的右派(偏國家認同派、既有文化與秩序派),認為日本侵略或有不人道之處,但擴張跟殖民就是歐美都在做的事,殘暴的事情在歐洲戰場還少嗎?日本只是太晚做,而且資源太少,所以打輸。
3.而擴張跟殖民過程,在滿州國、台灣、韓國,都留下了很多基礎建設與現代化,思想上啟發了很多中國人,甚至東北、南北韓、台灣,很多的政治經濟精英,都是那時候培養出來的。這點回顧歷史,的確沒錯,這就是為什麼朴正熙、蔣中正、李登輝等人都跟日本很友好,千絲萬縷的關係。
4.日本的多數民眾,在美國佔領後,社會輿論的氣氛漸漸形成反戰自虐史觀。對於過去就是一直抱歉,並喃喃自語持續反戰,這也造成戰後日本自衛隊的地位不高,所以自衛隊才會那麼積極在協助各種救災,以提升民眾形象。
5.雖然多數日本人心裡想的嘴巴想的都是反戰,但日本的政壇,右派人士偏多,因為這些人有日本魂,而且很能忍,為了復興日本,「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甚至連個人起落都能看得很開。安倍晉三就是一個代表,自然他的政府,態度也是偏右。(不然怎麼會有出雲跟一百多台 F-35?)
6.右派政府認為旭日旗不是日本的恥辱,而是榮耀。而他們現在擁有了「不讓旭日旗變成問題」的政治權力,當然會不吝於使用。
7.這種政治的模糊性很複雜,旭日旗是榮耀還是邪惡的呢?毛澤東又是榮耀還是邪惡的呢?這不是有容易答案的問題。
奧運就是國家之間不流血的戰爭
所以,體育即政治。記得我們上次說的嗎?奧運就是國家之間不流血的戰爭。主辦奧運,在賽場上取得勝利,是凝聚國家認同的最好機會,安倍政府當然沒道理放過,直接讓旭日旗「不成為政治問題」就好了。
這就是前面,為什麼我們說,當有人說「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的時候,一定是想維護既有的體壇權力者。
請台灣的朋友務必要記得,體育即政治。被迫或甚至自願繼續使用 Chinese Taipei,就是政治,這幾年我國選手出國比賽得獎連連,也是政治,光是資源確實分配到選手身上,而非消失在過程中,就是政治。
推薦閱讀
「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世界盃的「老鷹」風波告訴你不可能
熱血主播請進,我幫你整理好了──從來沒有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這件事
除了棒協以外,台灣真正要翻轉的問題是──我們最大的職業賽事叫「聯考」
(本文經原作者 蔡依橙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為什麼日本政府會認為,使用旭日旗「不是問題」?〉。首圖來源:wiki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