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宗教團體「Shofar轉化社區聯盟」於 9 月 26 日提出「人工流產應於妊娠 8 週內施行」的全國性公投提案,立刻引起各界廣泛討論。

醫師姜冠宇就發臉書批評「這群老男人有事嗎?」他認為婦產議題的第一原則,就是以產婦為優先,人工流產不是針對胎兒,是兼顧媽媽的需求,與生命安全作為風險的底線;而台大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施景中則從「胎兒健康」的角度,提出反對此公投提案的理由,一起來看看他怎麼說。(責任編輯:詹益昀)

民團提出懷孕滿8週禁墮胎公投案引發熱議。首圖來源:中央社

民團提出懷孕滿8週禁墮胎公投案引發熱議。婦產科醫生施景中直言反對,他強調,胎兒結構、染色體異常等檢查都是8週以上才能檢查出來,且此議題涉及醫療專業,不宜公投決定。

有公民團體提案「人工流產應於妊娠8週內施行」修法公投,中選會認定須舉行聽證進一步釐清爭點;消息一出,「女性身體自主權」與「胎兒生命權」相關的墮胎討論在網路上引發熱議。

婦產科名醫、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表示,他對此提案表達反對立場且非常不看好,直言將人工流產週數縮短至8週,無疑是走回頭路,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

8週內無法確認胎兒是否健康

施景中解釋,8週以下的胎兒僅能檢查心跳、確認胚胎長度是否合理,但胎兒有無結構等重大發展問題、染色體異常等,都是8週以內無法得知的。

他指出,早年「優生保健法」之所以將人工流產週數上限訂在24週,主要是孩子超過24週就屬於獨立個體,可以在子宮外存活,另有部分國家認為超過20週就可以,因此世界各國大多訂在20至24週之間。

此外,也有部分國家認為,若真有醫療需要例如危及孕婦性命或確認胎兒腦部發育有問題,即便超過24週仍可進行晚期妊娠終止。施景中舉例,像是發現胎兒腦部沒有神經或無腦症等,貿然將這些孩子生下來,可能對家庭造成極大負擔,因此像是英國、法國都有放寬至30週左右。

議題涉及醫療專業,不適合公投

更重要的是,女性幾週流產的問題涉及醫療專業、倫理等許多層面,茲事體大。

施景中認為,此議題根本不適合公投決定,光是訂定人工流產週數就涉及神經、解剖學等問題,連開幾天研討會都不見得能有結論,加上投票者也不見得對法律、倫理、醫療層面都瞭解且參與其中,坦言若真要靠公投決定將人工流產規定縮短到8週,「真的過頭了」。

延伸閱讀

【你的未來再有錢,也養不起小孩】加拿大 18 歲女淚連署「不生運動」稱:極端氣候讓養家變得越來越貴

【你的第一次是送給丈夫的禮物】彩虹媽媽入侵小學發糖果教「女性守貞」,教材藏性別歧視竟「無法可管」!

【西門町新打卡點:彩虹大道】城市行銷不只是柯市府功勞!議員奔波找「防滑彩料」止地方雜音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懷孕8週禁墮胎公投案 婦產科醫生直言反對〉。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