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根據行政院 2018 年 5 月的報告,台灣實質平均總薪資為 5,9852 元,然而據報導,台灣仍有四分之一的勞工為工資落在 22k~ 23k的低薪族群。

難道低薪的原因真的是個人努力不夠嗎?還是台灣的社會制度出了什麼樣的問題?一起來看看本篇作者的分析。(責任編輯:詹益昀)

首圖來源:中央社

文/峰言峰語

商周狄驤、洪雪珍的文章常在講「人要努力」,但我一般比較不談這種 cliche(老生常談),因為沒有意義。

其實活久了之後,你會發現叫人家努力是無用之功,會努力的人就是會努力,不會努力的人,你說破嘴也沒有用。而在現今資訊這麼發達的世界,對於想努力的人,自發性地找到對自己有用的資訊並不會太難。

相反地,談剝削制度卻對個人與國家都有用,主要是這段時間裡,不少讀者表達因為我的文章而注意到了台灣的剝削制度,從而開始放心力關注此事。而關心剝削制度,消極你可以改變人生(跟著炒房啊!不然就是移民),積極你可以選出重視居住正義的候選人,從而改變台灣,讓鬼島變寶島。

事實上,這二天商周狄驤在商周寫的文章,談到了那些從事外賣的人,即使是月賺10萬,也是會落入貧性循環,我覺得他的本意倒不是要譏笑那些外送的人,而是又回歸了那個老生常談:你要好好努力,不然會無法脫離貧窮。

《中年失業、還學貸的月光族都去外送…就算月賺10萬,也是「貧性循環」的冤大頭》 (商周 2019-09-24)

然而,現在整個台灣都被地主洗腦成『好好努力 → 人生翻轉』的奇怪邏輯,認為努力就會讓自己的人生翻轉,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察,真實的狀況是,即使你唸到了台清交,但在地主剝削的台灣裡,出社會仍是面臨著低薪以及難以升遷的職涯,而到中年時,你才會發現自己努力了一輩子,竟然仍是個 Loser。

相反地,台灣最爽的一群人,是那從小不唸書、不工作、不創業,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就是競選民意代表的台灣地主,他們一生從來不努力,卻因台灣獨有的剝削制度而世代富貴,而他們從來不努力。

所以你會發現,在台灣,你這一生會過得好不好,真的跟你有沒有努力無關。如果你努力了一輩子,但努力的果實,都透過了台灣獨有的制度而流入了地主之手,那這種努力有什麼意義?那這種生活與奴隸有什麼不同?你會覺得當奴隸很有意義嗎?

我承認,如果你原來就是個魯蛇,那不努力絕對死得更慘,但如果你在台灣,卻說要靠努力就能致富,這真的是天方夜譚,因為在台灣獨有的剝削制度下,你的財富大多都透過了制度,流向了地主。

那努力就沒有意義了嗎?當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努力要有意義,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制度不能剝削。

舉個簡單的例子,Steve Jobs 在美國可以發光發亮,但若生在北韓,那他絕對不可能改變世界。同理,70-90年代的台灣沒有變態的房地產剝削人民,所以那時白手起家的人多如過江之鯽,而現在的台灣,房價所得比飆到世界第一,變成吃不飽飯和淪為街友的人多如過江之鯽(然後政府還在用虛假的吉尼系數跟你說台灣是全球最均富的國家)。

事實上,台灣人從小就花了比其它民族都更多的時間在填鴨唸書,而出社會後,在全球200多個國家裡工時總在前五名,但你卻發現,這個島的多數人民即使如此努力了,卻還常常中年落魄,然後你跟我說台灣人還不夠努力?

結論是,努力要有意義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努力的成果可以放到自己的口袋中。所以請台灣的地主統治階層們記得:

先終止剝削制度,再跟年輕人談努力。

延伸閱讀

【為何該挺黃國昌推囤房稅】打房能解決 8 成民生問題!施行「囤房稅」後會讓薪資自己漲

【台灣的真正重點不在台積電】美國在乎台灣不只因半導體,而是制衡中日的「地緣戰略」

【國安會最新示警報告出爐】台灣年底前恐「再失 2 邦交國」!北京鎖定 2020 培植「附庸勢力」

(本文經原作者 峰言峰語臉書專頁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