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出爐!
《天下雜誌》9月10日發布了「2019年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由屏東縣長潘孟安奪冠,六都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台中市長盧秀燕和高雄市長韓國瑜分別為倒數前3名。
而6名民進黨籍縣市首長,除了潘孟安之外,桃園市長鄭文燦位居第4名、新竹市長林智堅第6名、基隆市長林右昌第9名,以及嘉義縣長翁章梁第10名,台南市長黃偉哲則是第14名。
國民黨籍有5名縣市首長進入前10名,其中連江縣長劉增應為第2名,其他如新上任的花蓮縣長徐榛蔚位居第3名、台東縣長饒慶鈴第5名、新北市長侯友宜第7名及嘉義市長黃敏惠第8名。
台北、台中及高雄市府如何回應民調慘況呢?
其中,2018年排第十二名,2019年慘跌到第20名的柯文哲,在面對媒體詢問如何看待此次民調結果時,柯市長選擇不回應,事後北市府發言人回應:「市長都是平常心看待,」此外,高市府則回應「政績發酵需時間」,台中市府也說「會虛心檢討與策勵」。
除了市府回應外,此排名也吸引了不少網友評論:「比妙妙低的真的需要檢討」、「KMT真丟臉」、「市政倒數第三沒關係,國台辦考及格就好」。然而面對上任後首次的市政滿意度考試,各縣市首長們又有什麼看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

圖片來源:批踢踢截圖。
各縣市首長是怎麼看這份民調考試的?
獲得第4名的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當市長要專注,要一步一腳印,市政是累積的,他感謝市民的支持與市府團隊的努力。
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拿到第7名,他表示,相信所有民眾都期待市長努力認真的做事,民調高跟低,都用平常心來面對,務實的面對所有挑戰。
台南市長黃偉哲排名第14,台南市政府表示,市長黃偉哲上任未滿一年,許多建設與計畫都在逐步推動中,這次評比所凸顯的不足之處,市政府會盡全力改善。
獲得第2名的連江縣長劉增應表示,感謝鄉親的支持與肯定,縣府團隊會繼續努力服務鄉親,有不足的地方縣府也會改進,將全力打造馬祖成為幸福城市。
新上任就獲得排名第3的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上任後每天專心在縣政,只跟自己比賽,政策、福利、縣政執行都應該符合鄉親需求,期許不斷往前走。
台東縣長饒慶鈴獲第5名,她表示,拿到新任首長中第2名,對她來說是鼓勵也是激勵,將思考各項政策,並強調利用「開放、整合、創新」三應用程式讓台東升級。
新竹市長林智堅在此次排行從去年第8名進步到第6名。他表示,每次媒體民調都為市府施政重要參考,他會與各業務單位一同檢討各項指標,深入了解待加強部分。
獲得第8名的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客觀資源不如六都,但是嘉義市有決心,以最有溫度的戰鬥團隊,結合民間力量一起,繼續為嘉義市的未來打拚。
調查第9名的基隆市長林右昌說,相較其他縣市而言,基隆市的資源比較有限,「在大家都在進步的時候,我們能夠維持在前段班的表現實屬不易」。
獲得第10名的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所有的民調好或壞都會作為施政的參考,在許多客觀環境及資源上相對不足,然而縣府並不以此自限,希望盡速提升嘉義的各項基礎建設。
排名第11的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每個排名的細項裡,才是真正反映鄉親對哪個施政區塊是滿意或不滿意,更重要的是找出鄉親不滿意的區塊,努力去改善這一塊。
南投縣長林明溱此次排名第12,南投縣政府說明,這次成績出現明顯落差,應該和重大新聞事件及當前政治氛圍相關,縣府團隊會繼續努力,爭取民眾支持。
雲林縣長張麗善排名第13,雲林縣政府新聞處長周柏吟表示,雖然雲林縣各項資源相對有限,財政也較為拮据,相較於去年首長施政滿意度大幅進步4名,將持續努力推動各項縣政發展。
澎湖縣長賴峰偉排名第15名,總體競爭力第9。他指出,成績有持續進步,獲得縣民的肯定,未來在縣政推動上,要更加努力,符合民意需求。
新竹縣長楊文科獲第16名,他表示,媒體民調是縣府施政的重要參考依據,評比好的地方,將虛心接受,若要加強的部分,也會積極改進。
排名第17的宜蘭縣長林姿妙說,她上任以來,成功推動免費營養午餐,媽祖文化節也辦得相當成功,更積極推動交通建設。縣府會繼續腳踏實地,努力認真做事。
苗栗縣長徐耀昌排名第18,苗栗縣政府計畫處表示,這項調查進行期間,縣長的棄土案官司尚未宣判,加上縣境內發生石虎路殺案件以及財政狀況不佳,縣府團隊將持續致力資源效益極大化。
彰化縣長王惠美的施政滿意度在22個縣市中,排名第19,也是6都以外排名最後的縣市。王惠美對此僅透過彰化縣政府簡短回應,會更努力,以符合縣民的期待。
推薦閱讀
【96 秒足證明台灣讓世界夠好】外交部《真誠的朋友》譯 9 國語言瘋傳國際,溫情向聯合國喊話「她不落下任何人」
【蔡英文大勝韓國瑜 14 %】辣台妹一飛沖天!68.4%民眾看透「郭柯王組合」是為「各自利益」
【網:出事就脫手轉賣的人,不會賣台嗎】韓國瑜夫婦 800 萬脫手違建農舍,展現什麼政治責任?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統整以下兩篇報導:2019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 屏東縣長潘孟安奪冠、 2019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 地方政府引為政策參考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