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根據《網路溫度計》的調查可以發現,蔡英文的網路聲量已經連續三個月領先賴清德了,而在《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中顯示出,賴清德的民調五個月來已經狂掉了10%。
是什麼造成賴清德能量狂瀉呢?是否與握有 700萬票的年輕選民有關呢?本文作者澎湖青年陣線執行長王南昕將透過此篇文章告訴讀者,賴清德在面對年輕選民時,應該怎麼做才能贏得支持。(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王南昕(澎湖青年陣線執行長)
賴清德不能迴避的三件事
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參選人賴清德在5月24日參加「524全球氣候緊急行動」,提出「氣候變遷國是會議」的主張,但在現場也遭到青年世代嗆聲質疑,勞基法修惡、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深澳停建換破壞藻礁,這是他不能迴避的三件事。
瑞典16歲少女桑柏格發起「沒有未來何必上課」,從一個人每週五持續在國會前靜坐開始,青年抗議政府不重視氣候變遷,正捲起一波波全球串聯運動,從315全球罷課,這次的524宣告氣候緊急,到下一季的920全球罷工。
我當天和一些青年朋友舉牌訴求面對核廢料議題,站在國民黨總統黨內初選參選人朱立倫後面,並未遭到任何警察阻攔,很意外其他青年朋友和陳致曉教授、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向賴清德表達訴求卻被驅離,現場採訪記者也陷入一片混亂。
賴清德《用行動帶來希望》巡迴新書發表會,是他的主要競選活動。書中對於勞基法修惡的回應,都是資本家觀點,站在青年世代的對立面,對於南鐵東移也是重複跳針。最近賴清德又在媒體上談氣候變遷,然而文史工作者將古地圖和現況疊圖,顯示南鐵東移會貼近德慶溪支流,這是日本人刻意將鐵道避開而轉彎的道理,張家清代古井至今水量豐沛不容忽視。
鐵道局怕陳椒華教授提告的都市計畫敗訴,最近加速趕工想造成既定事實,可能重演海安路地下街的工程災難。極端氣候的致災風險愈來愈高,曾經用市民生命豪賭颱風走向博得「賴神」之名,賴清德應該審慎面對南鐵地下化工程的科學問題。
當天標語「乾淨的煤」讓賴清德很刺眼,他的新書就避談深澳電廠和桃園藻礁,完全隻字未提。
賴清德想漂綠洗白,但青年會買單嗎?
賴清德擴張燃煤的能源政策已被去年的公投打臉,選舉後期才宣布停建,現在參選總統還能裝作沒事嗎?而桃園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毀壞藻礁,上面有柴山多杯孔珊瑚等台灣特有種的重要棲地,國際海洋學者紛紛來信關心,執政黨政府仍裝作沒看見。
執政黨以天然氣作為再生能源轉型之前的過渡選項,但珍貴藻礁的破壞將是永久的,其實還有台北港可以做為天然氣接收站的替代方案,且基隆協和電廠改作燃氣也要建設接收站。
氣候變遷國是會議,在台灣並非頭一遭,前總統馬英九和環保團體在地球日例行會談中接納建議,並在國光石化停建後舉辦全國氣候變遷會議,能源政策的重要結論包括,用電需求零成長,同時維持經濟發展的水準。
這幾年包括英國在內,不少歐陸國家做到經濟成長同時排碳減少,英國日前還有一段時間完全停止燃煤發電。青年人歡迎政治人物痛改前非,著手處理氣候變遷的緊急危難,但是要先做好功課,深刻反省為過去錯誤政策道歉,若只想單純漂綠洗白,不但賺不到選票還會惹上爭議。
推薦閱讀
【陸之駿專欄】賴清德突襲選總統是「趁國之危」,因為他年初就知道中國對台的威脅計謀
【潘翰聲專欄】賴清德新書號稱「完整記錄 493 天閣揆挑戰」,但全書 352 頁花 200 頁講「台南政績」
【民進黨幕僚終於忍不住爆料】賴清德不願面對的「手機民調」,民進黨早就執行 8 年了!
(本文經投稿作者 王南昕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意投稿者可寄至:edisionmedium.com,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中央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