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中國民權人士陳維明曾在中國官方雕塑創作室工作,鮮少關心政治的他,直到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才「驚醒」。
為了紀念 30 年前,在天安門用肉身阻擋中共坦克的坦克人「王維林」,雕刻家陳維明刻了一尊雕像,他表示還沒放棄推動中國民主:「台灣告訴我們,中國人不但需要民主,而且可以治理得很好」。他也話鋒一轉,談及自己身為一個中國人,想給台灣人的建議。(責任編輯:黃梅茹)

中國民權人士、雕塑家陳維明(圖)與周鋒鎖、方政等人在美國加州的耶莫(Yermo)小鎮設立「自由雕塑公園」,圖中六四紀念碑旁的平台將陳設「王維林擋坦克」像。首圖來源:中央社。
從洛杉磯出發,沿 15 號公路往拉斯維加斯走,進入五光十色的賭城前,荒漠中矗立著一座六四紀念碑,旁邊有一個空位留給「坦克人」王維林,象徵著「中國人最美麗的一面」。
雕塑家陳維明告訴中央社記者,這個地方紀念著人民的鮮血、追求自由付出的代價,他與志工們的無償付出,都是為了有一天中國能像台灣一樣走上民主之路。
以肉身抵擋坦克車的「坦克人」,被一群中國紀錄
距離北京天安門 6400 英里的美國加州耶莫(Yermo)小鎮,中國雕塑家陳維明與海外民權人士設立的「自由雕塑公園」已展示著 3 件大型作品。今年的六四紀念日當天,還有一件「王維林擋坦克」即將在此揭幕。
30 年前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肉身抵擋坦克車的「坦克人」王維林下落不明、身分成謎。但在雕塑家陳維明的手中,這座人像代表著一股堅毅厚實的力量,足以與專制獨裁的鐵甲坦克對壘。
採訪這天,記者來到陳維明與志工的創作基地「自由之家」,距離雕塑公園幾分鐘車程的地方。陳維明身材不高,笑容和善,談到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眼神中充滿堅定。
這處由鐵架與木板搭建的半露天簡易工作室裡,水泥灌鑄、仿銅外表的王維林雕像擺放在中央。
站在雕像旁,陳維明顯得矮小,他向中央社介紹作品理念:「我要表達一個中國人最美麗的一面。他不像芸芸眾生、犬儒,不敢反抗,他代表我們這一代人的驕傲和希望,敢於跟獨裁者抗爭的力量,這是中華民族的血液裡是非常重要一個元素。」
原本對政治不關心的中國雕塑家:六四使我驚醒
陳維明不只是一位雕塑家,對自由與人權的關注超越了國界,曾 3 度深入敘利亞的戰區,以實際行動支持反對派爭取民主,對抗政府軍。
「六四使我驚醒。」陳維明早年在中國官方的雕塑創作室工作,很少關心政治,但「六四的槍聲、坦克的履帶碾碎了我做為一個自由、獨立藝術家的夢」,幾十年旅居紐西蘭、美國從事海外民權運動,創作包括六四大屠殺浮雕、天安門民主女神像、西藏自由之路、推倒柏林圍牆等。
陳維明與六四民運人士周鋒鎖、方政等 10 多人共同設立「自由雕塑公園」,一群志工們來自美國各地,無償工作還自帶乾糧,不拿錢也沒錢可拿,只為了一個「實現中國自由民主」的理念。

一群中國海外民運人士在美國加州的耶莫(Yermo)小鎮創建名為「自由之家」的工作室,為了紀念六四30週年,正為「王維林擋坦克」作品趕工。圖片來源:中央社。
「自由雕塑公園」將在 6 月 3 日到 4 日舉辦跨夜的紀念活動,「王維林擋坦克」揭幕之外,來自各地的民主人士在此紮營,準備掛上「北大」、「清華」布條,重演當年六四天安門的實況,清晨上演軍警驅趕學生的「清場」行動劇。
羨慕台灣早已實現的民主,中國人在海外紀念六四
適逢六四 30 年,全球各地紀念活動不斷,但陳維明說:「不能只是紀念。」
陳維明說:「六四的意義不僅存在於 30 年前,而是一個延續的過程,我們現在搞民主運動也是繼往開來,如果只是紀念,就沒有太大意義了,我們紀念六四就是為了推動中國民主,就像台灣已經早日實現的民主。」
「自由雕塑公園」入口處設置了一個標語「共產黨人不得入內」,車子開進去之後,經過一段沒有柏油路的崎嶇沙地,就能看到高聳的六四紀念碑,民運烈士李旺陽、印地安瘋馬酋長塑像,望著往返賭城拉斯維加斯的車潮。
在海外從事民主運動是否曾遭受威脅或壓力?三度深入敘利亞戰區的陳維明說:「我已將生死置於度外,我這個年紀 50 多歲,很多人在中國醉生夢死都過了一生。每個人都會死,如果我的死可以換來更多人支持這件事,那更值得。」
旁人認為偉大的情操,對陳維明來說,卻是生而為人最基本的特質。他說:「正常的人都會為了追求自由、公平而奮鬥。在海外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在中國卻非常稀有,這種最起碼的品質如果被稱為偉大,可見中國有多可憐了。」
「坦克人」王維林的塑像完成之後,從歐洲購來的退役坦克車在運送途中因故耽擱, 7 月才能到,陳維明正與志工們聯手趕工,用鐵板與木板製作一輛坦克。

旅美中國民運人士、雕塑家陳維明創作的「王維林擋坦克」作品擺放在工作室中,6月4日起將陳設於「自由雕塑公園」。圖片來源:中央社。
這群中國民運人士受台灣民主感動,卻也有話要對台灣人說
志工身上的白色 T 恤寫著「自由的火炬照遍了全球」,在他們眼裡,台灣象徵著反共的自由堡壘,也是最佳範例。陳維明說:「共產黨老是說,中國人不需要政治的民主與自由,但台灣告訴我們,中國人不但需要民主,而且可以治理得很好。」
台灣的存在代表著,中華民族不是一定要實行威權主義不可,陳維明說:「這是生而為人的價值,不僅僅是追求生活安逸、有吃有穿的動物,更要追求人性的尊嚴。」
不過陳維明認為,根據香港的經驗,台灣面對中國的利誘,如果再不警覺,處境非常危險,就像「溫水煮青蛙」,「面對一個專制獨裁的政府,你不對抗,和平共處可以得到好處嗎?中國的老百姓都沒有得到好處,更何況中國真正目的是要統治台灣。」
「唯有民主化的中國,才能確保兩岸和平。」7 年前陳維明向金門縣政府提案,打算在金門設立民主女神像,宣揚民主理念,但他說當時馬英九政府迫於中國壓力而打消計畫。
面對專制獨裁的鐵甲坦克,當年挺身對抗的勇氣在今日化成了水泥雕塑。王維林真實身分為何?他被一夥人推走之後去了哪裡?陳維明說,這些問題恐怕永遠沒有答案,但身為藝術家,就是要表達最受震撼的東西,「這是一代人的精神,中國人最美的一面」。
延伸閱讀
六四學生領袖吾爾開希,想跟文明的台灣人說:「你們嚮往中國是瘋了嗎」
「全世界都怕中國,中國也很怕台灣」藏人談台灣對中國民主化影響
台灣的民主人權夠格嗎?加拿大駐台外交官「許多國家都在退步,但台灣持續進步!」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六四30週年前夕 坦克人王維林挺立美國沙漠〉。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