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高雄二十年來改變多少? 」當你用這句話詢問的歐吉桑、歐巴桑,他們可能會給你一記白眼,「目小逆,改變這麼多,在地郎攏嘛災」。
身為一個高雄人,高雄的建設裡,最令當地人有感的不僅是市景,還有歷經 30 年的都市環境整治工程——愛河,隨著歷任國民黨市長的前置作業,持續物換星移,直到 2000 年以後,時任高雄市長謝長廷在愛河周圍進行景觀重整,才使現在的愛河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謝更搭配 2001 年台灣燈會,成功的行銷了高雄愛河。
高雄人不會因為一場選舉並不會改變高雄囝愛高雄的心,因為高雄所改變的一切人民有目共睹,都是高雄人的生活日常,不容外地人置喙。(責任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傳基 邱,CC Licensed。
文/劉承霆(高雄居民)
一場選舉並不會改變高雄囝愛高雄的心,高雄囝其實非常討厭任何人嫌棄高雄,那種「我們知道自己不夠好,但不想被外地人批評」的心態,就像自尊心強的孩子要被媽媽打之前會趕走其他圍觀的小朋友一樣,更別說被一個從台北來的市長候選人嫌棄我們「又老又窮」。
國民黨執政造成的「又老又窮」,現在被國民黨的市長候選人嫌棄高雄「又老又窮」,然後愛高雄的高雄囝還要拼命證明我們高雄其實沒有「又老又窮」?
高雄人自然看得到改變
走一趟高雄,隨便找一位我們高雄的歐Z桑或歐巴桑問:高雄二十年來改變多少? 他可能會回答你:「目小逆,改變這麼多,在地郎攏嘛災」。 隨便一個40歲以上的高雄人,都親眼見證了高雄從重工業城市的轉型有多麼辛苦,而每四年一次的地方選舉,我們高雄人就必須被羞辱一次?
在我學生時代,同盟路沿著愛河一直往五福路的方向走,愛河的水大部份是黑色的、有些時候是綠色的、偶爾它會變成彩色的,河面上漂浮著垃圾伴隨著惡臭,水位低的時候就會看到黑色青色的爛泥巴,左手邊滿滿的都是工廠。
後來才知道那些工廠會不斷的排放廢水毒水進入愛河,同盟路上有很多的砂石車在走,那條路是當時高雄人「沒事不會去走的路」,能夠繞路就不會去經過的路。
現在這條同盟路是很多高雄人最喜歡走的路,是我最喜歡走的路,是很多外地遊客來高雄騎著citybike一定會走的路。
沿著同盟路往夢時代的方向走,沿途能看到美麗的河岸景觀、有中都濕地公園、唐榮磚窯廠、歷史博物館、新客家文化園區、愛河之心,亞洲新灣區的港灣景色映入眼簾;如果從五福路右轉就可以沿著輕軌去駁二、棧貳庫去看看展覽、逛逛文創市集,時間如果剛好還可以到西子灣看無敵夕陽,接著去旗津吃海產、吃飽再去風車公園海邊散步,現在這些對高雄人來說是日常,是我們假日休閒都會去走走的地方。
高雄人「我們知道自己不夠好,但不想被外地人批評」
高雄,有更多太多的改變是一篇文章根本寫不完的,只要不昧著良心不睜眼說瞎話,其實任誰都能感受到看到高雄過去二十年來的改變,而這些改變是誰幫著高雄人一起努力一步步走過來的,高雄人怎麼會不清楚?
不然再隨便去問問我們高雄在地的歐 Z 桑、歐巴桑知不知道高雄負債 2400 億的事? 他可能會回答你:「這是夭壽國民黨欠高雄的,過去執政攏沒有照顧高雄」。民進黨負債做高雄建設,錢花在那裏看得到,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不斷攻擊高雄負債,高雄人卻不以為然的根本原因,因為在地人心裏跟明鏡一樣清楚的很。
「我們知道自己不夠好,但不想被外地人批評」是因為高雄被污名化太久太久了,每到選舉,國民黨總是攻擊高雄給全台灣人看,那種心情只有高雄人才懂,從被罵「文化沙漠」到現在我們擁有衛武營國家藝文中心,還是在被嘲笑乞丐不會去看歌劇,高雄人的純厚或許不會去爭辯,只會默默的一張票一張票投出來讓唱衰高雄的人都「閉嘴」!
延伸閱讀
「讓老有所養,壯有所用!」推動老農退休金制度,讓嘉義的農業不只傳承還能升級
若嘉義沒被中央法規框住 —— 阿里山鐵道文化與山區產業或許能有更多可能性?
焦糖哥哥致韓國瑜團隊:只會狂喊高雄「又老又窮」,高雄的長相不像台北就叫沒建設?
「今天才發現,原來北漂是一句髒話」——逼高雄青年北漂的是國民黨不是民進黨
(本文經合作夥伴劉承霆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我的高雄經驗〉。首圖來源:傳基 邱,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