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中國持續以不同形式打壓台灣,即便美國與台灣的關係越來越好,仍然有不少專家人士擔心,台灣是否會成為美中關係的籌碼?

讓前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事務顧問博思科告訴你,為什麼台灣不需要擔心。(責任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Gage Skidmore, CC Licensed。

近兩年來,由於中國為迫使台灣接受其一中原則而不斷加大對台灣的外交壓力,美國政府也出現一些被視為是力挺台灣抵擋北京壓迫的作為。不過特朗普政府的友台舉措,被北京當局批評為打「台灣牌」,台灣和一些觀察人士也對台灣可能成為美中關係的籌碼感到擔憂。

台灣真的會成為籌碼嗎?讓前美國國防部長顧問告訴你

對此,前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事務顧問博思科認為,台灣無需擔心,因為華盛頓手上擁有比北京更多籌碼,這對台灣更加有利。

博思科上星期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台灣研究項目刊物「台灣透視」中,以「『台灣牌』在美中關係的角色」為題發表文章說,特朗普總統不像以前的政府一樣,可以在對台灣的問題上因為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立場不同而被中國加以利用分化,現在特朗普總統和他的國安團隊「更願意與國會不分黨派、長期以來支持台灣的立場一致」,特朗普與國會加在一起,他們「有整副台灣牌」可以打。

難道這只是這位美國專家唯一見解嗎?

對於博思科這種看法,上星期在華盛頓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的年會中也有多位學者專家表達類似觀點,認為現在正是提升美台關係的最佳時机,《台灣旅行法》和《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涉台條文,都為美台關係的強化提供了許多操作空間,前美國聯邦眾議員邵建隆、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哈里斯幕僚塞耶斯、戴維森學院教授任雪麗等人,都建議特朗普政府以具體行動展現對美台關係的再保證。

邁阿密大學教授金德芳甚至以「所有星星都排成一直線」,意指天時、地利、人和的說法,表示目前是推展美台關係最有利的時機,這句話也得到前美國國會研究處亞洲安全事務研究員簡淑賢的認同和呼應。

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提到,最近白宮關於多米尼加、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發表聲明,公開擋回北京對台灣的外交壓力。

楊甦棣說:「約翰博爾頓是我認識 30 年的朋友,也是台灣最有力的支持者和友人。雖然我不一定同意他所說和所作的每一件事,但他為強化台灣在特朗普政府內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是美台特殊關係可以持續的重要保證。毫無疑問,我認為特朗普政府對北京與薩爾瓦多建交一事的公開反擊,與博爾頓在政府內的影響力有絕對的關係,這也可以阻止唐納德特朗普在與北京關於貿易或朝鮮半島的談判中,有任何把台灣視為籌碼的傾向。」

中國政府反對美台之間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包括3月特朗普總統簽署《台灣旅行法》、7月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8月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特朗普簽署含有強化美台軍事合作條文的《2019國防授權法》等等,都曾被中國外交部、國台辦或官媒指為是在打「台灣牌」。

前五角大樓官員博思科在前述文章裡表示,中國其實反對美台之間所有往來,因為它視台灣為中國之一省,因此反對美台之間官方、半官方或甚至非官方互動,「尤其憎厭華盛頓利用與台灣的關係來作為對付中國在貿易或其他議題上的杠桿」,也因此,「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幾乎所有美台之間的互動,都是美國在打某一種『台灣牌』。」

美中關係不只打「台灣牌」,還曾經打「北韓牌」

不過博思科也指出,在美中關係中,不是只有美國在打「台灣牌」,中國也一樣經常在打「北韓牌」,過去30年來,中國利用打「北韓牌」,成功的取得華盛頓及其地區盟友在許多議題上的讓步,包括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領土爭端、人權,以及涉及台灣的相關事務。

他說,中國利用北韓議題的兩面手法在今年較早時的特朗普 —— 金正恩峰會時最為明顯,數十年來中國都對華盛頓要求它對平壤施壓終結其核導彈項目置之不理,但是當特朗普直接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打交道,美國與北韓關係看來像是要達成突破的時刻,習近平卻突然表露出對此議題的興趣,將金正恩召喚到北京,在美國與北韓談判過程中「澆上一盆冷水」。

延伸閱讀

【投稿】該幫自己進補國際觀了,一次看懂台灣與美國如何越走越近!
美國參議員提出「台北法案」,只要欺負台灣的都要完蛋了?
別再放任中國用「蟒蛇策略」逼迫台灣了,美國學者呼籲美台聯合軍演

(本文經合作夥伴美國之音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专家:特朗普与国会有整副“台湾牌”待打〉。首圖來源:Gage Skidmore,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