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政治只剩藍綠沒有是非,顏色對了一切都對了,新世代的年輕人對此感到十分不滿,因此白色力量與第三勢力順勢而起。而民進黨當年也是勇於衝撞白色恐怖的國民黨,抱持著自由民主的理想,在黨外創造一段輝煌的歷史。

BuzzOrange 徵才:社群編輯 >> 詳細職缺訊息

成為引領台灣正向改變的一份子,從成為國際政經觀察家開始!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以及相關文字作品寄至 [email protected]

姚文智說年輕人不了解民進黨

ETtoday報導,姚文智大嘆年輕人不了解民進黨歷史,加上有人見縫插針扭曲事實欺騙年輕人,台北市長柯文哲以藍綠惡鬥扭曲施政不力。民進黨這幾年完成了促轉條例、追討不當黨產等轉型正義,順利完成卻被扭曲為藍綠都是意識形態,這是他無法諒解的。

姚文智認為民進黨顧守熱情為台灣打拼,追求民主、改革以及轉型正義,對抗另一個陣營的國民黨,卻被扭取為意識型態的鬥爭,以及不滿柯文哲表示「台灣力量小不能反抗」,批評他不知道身為台灣人的角色是什麼。

回顧當年美麗島事件的民進黨

民進黨於1986年成立,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在當年台灣受到國民黨嚴厲的管控,處在一個獨裁威權的白色恐怖。然而,一群人為了追求台灣的民主自由,不畏政府的強烈禁止,冒著風險持續在黨外進行政治運動。

最重要的一個事件,造就台灣的民主進程,那就是「美麗島運動」。據維基百科記載,1979年12月10日的國際人權日在台灣高雄市發生的一場重大衝突事件。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於12月10日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事件後,警備總部大舉逮捕黨外人士,並進行軍事審判,為台灣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警民衝突事件。

事件過後,民眾開始關心政治,國民黨逐漸放棄一黨專政的政治局面,順應時勢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現在政壇上還有當年追求民主自由的鬥士,例如施明德、呂秀蓮、陳菊、林義雄等人,台灣有現在的民主自由,部分要歸功於他們當年的黨外運動。

完全執政後的民進黨

相信年輕人在學期間一定學過這段歷史,但姚文智好像搞錯了,沒有人不肯定民進黨當年的付出,而是現在完全執政後把台灣帶往何處?我們就來細數一下執政成績。

(1)一例一休

蔡英文曾說過「勞工是心中最軟的一塊」、「對民進黨來說,這是有史以來最痛苦的事情,非常痛苦,勞工本來就是我們民進黨心裡最軟的那塊,做總統的我覺得很痛苦,但面對中小企業生存和勞工工時,我必須找出符合雙方最大利益的方案。

上報評論,修法的目的原本在於減輕勞工負擔與賦予勞工更多選擇權,但半年兩度修法卻加深勞資角力,也因賴內閣最後旗幟鮮明地站在資方立場修法,使得年輕人與民進黨政府漸行漸遠。

(2)年金改革

中央社報導,總統蔡英文說,各執政者都想要推動的軍公教年金改革終於完成,未來,「年金破產」將成為歷史名詞;這也是讓社會回歸平靜的時刻。

然而聯合社論提到,政府處理不同行業別的年金差距,最理想的作法原是將各方的差距朝中位數拉近,以削減弱勢一方的相對剝奪感,而蔡政府只是一味將高月退的族群往下拉低,卻未對年金偏低的勞工作出必要的上調,如此一來,軍公教金年改革的結果,即變成不折不扣的「均貧」。但如果平靜未至,反而引發原先未曾預期的消費緊縮而使經濟停滯,乃至一些弱勢軍公教陷於老年哀愁,將完全枉費改革之名。

(3)轉型正義

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強調轉型正義是為了族群和解,不是為了挑起衝突。無論再怎麼複雜、分歧的議題,只要共同對話,定能發揮集體的智慧,促進真相跟和解。

但外界質疑「轉型正義如同沒有槍砲的民主內戰」,然而促轉會主委黃煌雄反駁,「我的出發點跟我當年做蔣渭水研究一樣。民主不是民進黨的專利,台灣社會需要有人來讓原本反民主的國民黨也坐下來談民主。促轉會首要又最基本的工作之一,是挖掘真相、追求真相,揭露真相為了釐清責任,揭開歷史傷口,伸張公義,使亡者得以安息,撫慰家屬受傷的心靈與邁向寬恕。」

結語

由於議題或政績太多無法細數,但仍值得我們檢視與反思的地方,例如婚姻平權、前瞻建設、無核家園、全民減稅、年底選戰等,這些事情雖受到外界批評,但可以看到民眾與年輕人關心政治與自己未來的熱情,除了批評政府之餘,也不忘在做好的地方給一點鼓勵,讓台灣可以越來越好。

年輕人不是不懂民進黨的黨史,而是更關注自己與台灣的未來。網友們對此言論紛紛留言批評「意識型態不就是DPP先發明的嗎?」 、「藍綠沒有倒,台灣不會好」、「民進黨不就是被你們搞臭的嗎?」、「民進黨忘了當初也是一堆年輕人的支持才上位的嗎?」 年輕人選擇不願再被藍綠綁架讓台灣空轉,因此該反省的是政治人物,認真思考要如何做,才能真正為台灣也為年輕人好吧!

本文資料來源:

批踢踢:[新聞] 年輕人不了解民進黨歷史!姚文智:藍綠被扭曲為意識形態
ETtoday:年輕人不了解民進黨歷史!姚文智:藍綠被扭曲為意識形態
中時電子報:蔡英文:轉型正義是為了和解 不是挑起衝突
聯合報社論:年金破產成為歷史 財政揮霍仍未停止
蘋果日報:【歷史上的今天】蔡英文眼眶泛淚談勞工:民進黨心裡最軟那塊
上報社評:姚文智告訴你為何支持民進黨的年輕人不見了
自由時報:駁江宜樺「民主內戰」說 黃煌雄:轉型正義絕不是內戰

推薦閱讀

這就是陳菊牽著姚文智說的台灣價值嗎——高雄氣爆引咎辭職的官員,下台後去哪了?
為什麼丁守中和姚文智面對批評,仍然要推出財政補貼式牛肉政見?
2018 最新潮流:民進黨打民進黨——「無色」力量覺醒,有哪些縣市正在跟風?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圖片來源: